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在左风在右[10]

(2007-01-31 01:15:35)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生活絮语
阳光在左风在右[10]阳光在左风在右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m/houcheng
 
                               
    听到喊声,从墙角跑出来一只小狗。这不是时下随处可见的那种毛长腿短的玩物狗,而是正宗的狗,黄褐色,瘦精精的,眼睛上方有两个浅色圆点的那种。看上去有点面熟——啊,对了,以前芬家那条狗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只是比眼前这条高大很多,也威猛很多。白天总是拴在院子里,晚上张叔就牵着它到处去巡察场院、加工厂什么的,回来就撤了铁链散在院子里。张叔从来不带它去打猎,因为不是用枪打,它去了乱喊乱叫的,没准儿还会惹来麻烦,带来危险,所以它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勋值得称道了。
    很小的时候被狗追过一次,胆子吓破了,因此我一直不大喜欢狗。不过芬家的狗从来不咬我,我一去就往我身上蹭。眼前的这只小狗也没咬我,只是用警惕的眼光看着我。

    紧跟着出来一位瘦小的老人,穿着藏青色的呢大衣,戴着鸭舌帽。我一看就知道是张叔,他走路的姿势我太熟悉了,只是比以前缓慢了,但并没有拄手杖。
    我丢下手里的包快步迎上去,一把就抓住他的手:张叔……
    张叔抬头看着我,他比我矮多了。半天他才迟疑地问:小伙子是?……
    张叔啊,我是阳阳啊!我快要哭了。我是福山的阳阳啊,张叔!
    福山?阳阳?啊,乖啊,你怎么来啦?转过脸对着屋里喊:丫蛋儿妈,丫蛋儿妈,看看谁来啦!口音已经完全是江南的乡音了。手紧紧地抓着我,还是那么有力。
    张姨急慌慌往外走,只是样子急,速度并不快。边走边说:谁呀?这么叫命!
    张姨啊,我是阳阳……
    张姨一把把我搂进怀里,喃喃着:阳阳啊,我的老儿子,我的老儿子……在东北时,她就一直叫我老儿子。张姨的口音还是那样,很生硬的东北话,也许要让她回到朝鲜,她才能真正找回自己的语言吧。
    拖拖拽拽地来到屋里,两个老人已经满脸是泪了。
    老人的脸和双眼都是红红的,一时不知说什么,只是愣愣地打量我,半天,张叔才说:真像你爸爸……你爸你妈还好吗?
    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才慢慢地把家里二十年的变故和爸爸的事情向张叔说了个大概。张叔一边听一边摇着头,叹息着:我说呢……我说呢,怎么一下就没了音信……泪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横横斜斜地溢开来。
    面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摆满了好吃的东西。张姨坐到我身边,又把我的手抓在手里轻轻地抚摩,听着我的叙说,嘴里过一会儿就说一句“我的老儿子”。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芬一家回到老家并不像张叔信里写的那么顺利。
    首先是没有安身的地方。张叔的近亲在战争中死的死逃的逃,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人。张叔与世隔绝二十余年,家乡的人以为他早就不在人世了,原来的老屋在规划中也规掉了,他只好带着一家人住到小时候一个伙伴家的瓜棚里。那哪里算得上房子啊,就是在地上垒起二尺高的土墙,用几根木棒支起一个三角形的屋顶,这种房子都是建在远离村庄的野外,只是在田里的瓜快要成熟时才偶尔用一段时间。这次多亏了张姨,她一下显示出朝鲜女性那种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日没夜地打土坯、割茅草,终于在第二年春天盖起了三间土墙茅草房,算是有个藏身之处。
    其次是口粮没有着落。队里虽然接受了他们,但是当时没有工分是不能参与分粮的。又是张姨,天天带着芬到几里路以外别的生产队田里去捡收丢的稻谷。
    多亏了你爸你妈啊!张叔说,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捣腾来的几百斤粮票,你妈又给弄了许多衣服,才算让我们一家在那个冬天没有挨饿受冻……泪水又爬满了张叔脸上的皱纹:其实你爸一直反对我回来,他说他能帮我把家建起来,说钱粮都由他来出。可是我当时就是想家,就想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为了这事儿,你爸和我吵了多少次,直到我要走了,他还不愿意和我说话……唉,在东北觉得自己是个残废,人家瞧不起,老家应该不会吧?谁知老家比东北还要冷啊……他们看我当了一趟兵,最后灰溜溜回来了,没给他们带来他们缺少的权势,连脸也没争回来,走路都躲着我啊。还有人编出一些谣言,说我在朝鲜战场上当了逃兵,拐了你姨逃回东北的……我想你爸爸,想你们一家啊,可是我哪儿还有脸回去!
    不是说你的战友帮你安排了工作吗?我不解。
    唉,那是编出来让你爸你妈放心的!我的战友后来大多牺牲了,活着的几个也不知都流落到哪儿去了。找不到不说,找到我也不能去求人家啊,一起当兵打仗,我混成这样……信封上那个地址,是公社一个厂子看大门老周的,他管分发,和我以前做的一样,我就求他帮我代收一下。当时我还住在野外,谁会给我送信啊!
    我忽然明白芬一家是哪一片落叶了……怪不得我父亲无论如何也不肯回老家呢,有时候乡情、亲情下面的冷酷,比战场上的刺刀还伤人哪。
    我不知道芬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了多少辛酸和委屈。正想着,张姨就说了:打电话叫芬回来,多带点好吃的,告诉她我老儿子回来了。
    马上要看到芬了……
                                  (待续)    2007.1.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