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的味道

(2007-01-23 23:57:26)
分类: 生活絮语
读书的味道读书的味道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m/houcheng

    大凡爱读书的人都知道,书有百味,而读书的经历也同样是五味俱全的。
    好像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吧,教我们的老师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男老师,姓张,不知道有多大年纪,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差不多就是个小老头儿了。带我们各门功课,还兼班主任。虽然很不年轻了,脾气却十分暴躁,同学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体罚。有的男同学因为和同桌皮闹而被撕裂了耳朵,有的女同学因为回答不出提问而被抓住头发从座位里拖出来。最难忘的是一个个头比较大的男同学,因为背后骂老师被同伴告了密,被老师勒令一下午不准离开教室,最后小便从棉裤里流出来……孩子是不喜欢平静的,看到同学受批评往往产生一种高人一等的自豪感。但是,张老师批评同学时,我们不敢有任何表示,都低头,都沉默,因为自己一个不小心的声响、一个不自然的眼神、一个不易察觉的表情,就可能连瞬间都不需要就把战火引燃到自己的头上来。我们不敢不看书,又不能专心看书,课堂上的任何一个声响都让人心惊肉跳,不知那条非常称手的教鞭会冷不丁地落在谁的头上……
    每天怀着恐惧走向学校,战战兢兢地熬过每一节课。于是我们没有组织地轮流装病或者逃学。我逃过一次学,跑到离家很远的一片柳树丛里躲起来,任妈妈和哥哥在附近怎么喊、怎么哄也不出来。中午饿了就把柳枝咬在嘴里,一动不敢动,怕被发现。好像唾液把柳枝溶解了,满嘴都是苦涩,又在苦涩中睡着,直到傍晚被家里人找到。到今天,那柳枝的苦味还清晰地留在我的口中,仿佛一个噩梦。
    后来换过一位老师,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四年级时,换了一个小伙子,也姓张,长得很好看,看上去挺和善的。我们不再害怕上学了,但是对读书却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书让我们想起的是折磨,是恐惧。新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态度很不满,当我们因为突然解放而失去控制时,他就一脸酸楚地怔怔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直到我们一个个低下头。
    和老师熟悉以后,就会把以前的经历当故事一样讲给他听,他就呆呆地,自言自语: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后来他经常把我们从教室里带出来,到离学校不远的一片小松树林里读书。他做了许多纸条,藏到林子的各个角落让我们去找,上面写着:朗读什么什么,背诵什么什么,表演什么什么,计算什么什么……我们像一群小傻瓜一样,心甘情愿地到处去找,然后欢天喜地地去完成自己找来的各种任务。
    从春天开始一直到深秋,老师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带我们到这片小松树林里来。大家围着老师,坐在松针铺成的地毯上,静静地听老师给我们读那些曲折离奇、紧张恐怖的故事,从《第二次握手》到《绿色尸体》。那时候书很少,都是老师从别处借来,一页一页抄下来的。有时老师出去开会或者学习,我们就感到很失落,天天到小松树林里转一圈,盼他赶紧回来。这样的时光过了两年,松树的气味就成了故事的气味,就成了我们读书的味道。许多年后有人说书是树木造出来的,我就联想到那片松树林,联想到松树那一圈一圈的年轮,联想到我们的小张老师和松树的味道。
    老张老师怕是早已去世了,不知他的灵魂现在何处,我希望他在不忙的时候,能够踏着夕阳飘到我们曾经热爱的那片松树林,去听听我们留在那里的琅琅书声和无拘无束的欢笑。小张老师现在一定是一个好样的小老头儿了,该退休了吧?是不是还记得当年他留给我们的松树的清香?一定会的,他在我们离开以后,一定还会经常去那里找我们,带他的新学生去读书……
    等我学会从书里读出味道,书就成了放不下的伙伴,只要是有味道的书,就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有时妈妈喊吃饭或者让我去帮着做点什么,就再也感受不到饭菜和周围的味道了,只有书里的酸甜苦辣。有时书读完了,还怔怔地不肯放下,很想自己也会写点什么,把书里的故事延续下去,直到所有的好人都有个好的结局,坏人都受到应有的惩罚。
    现在没有当初的那股冲劲儿了,一本好书舍不得一口气读完,要一点一点地咀嚼,把作者灵魂的味道尝遍。评论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眉飞色舞地给同伴讲故事,只在心里对自己说:写得真好!有些余味不尽的书,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到我的文字里来,让我把余香像一枝百合送给读我文字的朋友。
                                              2007.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动物与个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