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想到“栽树”这个词语,脑子里就同时冒出了“养鸟”两个字。树和鸟确是有密切的关系的,这世人都知道,鸟喜欢居住在树上,特殊的鸟还要住在特殊的树上。传说凤凰是一定要住到梧桐树上的,民谚说“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杜甫诗云“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但是,栽树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养鸟,养鸟的初衷好像也不是为了到树上去筑巢,其实栽树和养鸟的目的是毫不相干的,二者的内涵恰恰是相反的:栽树是为了让树木更好地生长、更快地发展;而养鸟表面上是为了让鸟生活得更安全、更有档次,实际上却是在扼杀鸟的天性,让它们按照人的意志来生活,鸟的自由没有人去考虑。正因为如此,教育界有一句口号,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不是“十年养鸟,百年养人”。
栽树的功利性是很强的。从小的方面说,或希望它开花,或希望它结果,或希望它成材;往大的方面讲,有的是为了美化环境,有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然而树毕竟是树,它不管你人类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只要按照自身的规律生长,尽管人类也曾对它们有过许多幻想,可惜毫无结果。你对树进行咒骂,它毫不理会,于是只好借树来骂人,也就是常说的指桑骂槐,什么“呆若木鸡”、“神情木然”、“麻木不仁”……多了去了,人们那时好像已经忘了树对人类的贡献。骂也没用,树就是树,它的定力一如它扎根破岩的根系,任尔东西南北风。无奈人们只好淡化自己的功利之心,耐心地等着树们由着自己的性子或快或慢地生长。
养鸟的功利性本来应该比栽树还要强一点的,而实际上却偏偏不是那样。你说除了所谓的修身养性和听一两声鸟叫以外,人还能对它有什么期待呢?可是人们却不得不顺着鸟的性子来:爱吃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温度?在什么环境下它才会高兴?……你得去琢磨它,探索它的生活规律,因此还形成了一门叫“养鸟学”的学问。是啊,不能你爱吃肉就叫它也吃肉吧?不能你爱睡懒觉就让它早晨闭嘴吧?我不理解,人们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来伺候这些小东西的呢?唉,那种尽心的程度经常是超过对待自己的父母啊。养鸟最兴盛的时期好像是解放前,那些阔少和遗老们甚至以此作为自己身价的标志,真是一群鸟人!现代人养的范围更广泛一些,猫狗鼠猪鱼蛇龟虫,无不可以作为精神寄托,它们统一的名号叫宠物。
说起宠物,我很自然地想起它们的亲兄弟和堂兄弟表兄弟:捉鼠的猫、看家的狗、江海中的鱼、养殖场里的猪。我不知道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它们的本性是否仍然相同?假如某一天它们彼此相见,是否还会彼此相认?如果已经产生了隔阂,那么是谁疏远了谁?
还是回到树和鸟这个话题上来吧。自然界的树和鸟是互惠的,鸟因树而得以饱暖,树因鸟而免遭虫灾。现在就不同了,你栽的树已渐渐长大,甚至已经成为林;而你养的鸟却只能生活在笼子中,可能有很多的笼子、很大的笼子,然而笼子就是笼子,树和鸟之间已经不能用空间距离来衡量了。假设有一天你把所养的鸟带到你栽的树林里,你是否会产生一些先前不曾想过的想法?其实你不会有任何感想,因为你认为这一切都十分自然、十分和谐,你充其量为自己同时拥有了树和鸟而沾沾自喜或者踌躇满志。然而,树和鸟之间一定会有一场对话,如果我们听得懂,我们会感到脸红、吃惊、无地自容。
2007.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