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水无香

(2006-12-23 23:10:46)
分类: 生活絮语
真水无香真水无香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u/1251514101

    “真水无香”,据说这句话有两个出处:一是佛教用语,源自印度梵文,意思是将散乱的心神凝聚一处。二是出自《茶录·品泉》([明] 张源),所谓“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时至今日“真水无香”代表的是一种淡雅无华、自然平静、宁和透彻的境界。
    一段时间里,觉得现在的社会里假的东西太多,从各种商品到各类面孔、人格,以及由人格繁衍出来的行为、情感和语言,仿佛自己正被“假”的迷雾团团包围,透不出一口真气来,于是东逃西逃,几至绝望。仰望太空,那明亮的星空是多么迷人啊!突然心就紧缩了——我不知道那璀璨的星星要多久才能穿透迷雾走到我的眼里,也许当我看到它时它已经是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万年前放出的光华吧?找不到出口的突围是无望的,充其量是一种挣扎,实在是太疲惫了,心想:就死在这假的世间吧,一切都是徒劳。消沉的心总是想起一些消沉的暗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显然这话的背面还贴着一句判词“真作假时假亦真”,我用雪芹先生的至言来安慰将死的灵魂,反反复复地,希望借此来原谅自己对心灵突围的放弃,从此向一切虚假缴械,甚至还准备融入“假”的行列。
    然而,就在我开始对自己实施自欺的过程中,却电光石火般地参透了雪芹的这句无奈之语,“真作假时假亦真”,以前我的理解其实只接受了他的前半句,后半句竟被苦闷掩盖了:是不是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假的厌恶和恐惧,竟至把真亦作为假了呢?
    那是买房装修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一套房子拿到钥匙,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曾经有口袋里只剩五毛钱的经历。一天去买钉子,按照木工师傅的要求报了数量,看店老师傅问做什么用的,我告诉他装修,并说了装修的大致情形,等着他说这怎么够,要多少多少。意外的是,他说用不了这么多,大约多少就够了。我疑惑地按他说的买了,结果用下来只剩下七根。我知道,我遇到了真诚了,而且是在生意场上。虽然并没有省多少钱,可在那种特殊的经济氛围里,给我带来的震动相当强烈——原来真诚就在身边,只是我不敢相信它的存在。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偶然,是不是个别,但是它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初到厦门,我不会乘坐公车,不知道所去的地方该投币多少,很长时间才搞清楚。有一天上车,师傅对我说:投两元。平时不都是三元吗?他看我犹豫,又说:今天气温低于三十度,不开空调,票价降一元。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没有享受冷气,理所当然不交冷气费用,然而却深深地感动了我:这种气温不到三十度的天气也许只有这么一天,不调价谁也不会说什么,可是公交公司硬是想到了这一点,师傅一天可能要上千遍对乘客说降价一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
    我被这件小小的事情感染了,我承认我以前的心态是一种偏执。暑期回老家,下车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只好打车。路程比较远,不知的士的行情有没有变化,事先和师傅谈好了车费。上车后发现空调一直在开着。我放下车窗,说:师傅把冷气关了吧,没那么热,浪费。师傅仿佛吃了一惊,好一会才说:谈好价的,不开乘客会不高兴,觉得吃了亏,很少遇到你这样的。我们一路聊着,原来他也正和我当初一样,对一切真诚都不敢相信。我为自己感到高兴,我知道我不仅自己实现了人生的突围,还在帮助别人走出迷雾。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目光锁定在一些丑恶的事情上,而且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岂不知生活就像一杯水,平淡而清澈。真水是无香的,要想让它产生香味就必须放入有香味的嫩茶;如果我们放入的是一支苦丁,喝到的自然就是苦味——境由心造,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而我们走不出的,正是自己的心境。
                                             2006.1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