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不断地把青年的期限一再主观地延长,走出青年的人生就不再精彩了吗?在许多人还习惯地叫我的名字而不加姓氏的时候,在哥哥姐姐还亲切地用我的乳名称呼我而惹得他们的孩子哈哈大笑的时候,我就清醒地通知自己:从现在开始,你已经正式被中年人吸收为会员!接到这个通知,原本慌乱的心一下子就清明洽澄澈了,一下子就笃定了。
还在青年时期,我体会着由少年进入青年的雀跃心情,写过一首小诗:
十九岁之前,我
春穿白
夏穿白
秋穿白
冬穿白
十九岁以后,我
春穿绿
夏穿红
秋穿黄
冬穿白
是啊,摆脱了年少无知,似乎自己一下子什么都会做了,什么都可以做了,跃跃欲试和自我膨胀是当时的主要心态,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对什么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仿佛太阳一下跃出海面:这个世界就是我的了!
行走到中年这个季节里,人生的风景差不多都看过了吧?再回头去整理人生的乐章,发现当初竟是一路歪歪斜斜地走过来,紧要之处如果不是那些过来人伸手相扶,还真有几分危险呢。现在不会了,醉过酒的人不须别人来教,就知道酒要小口小口地品尝,而不是大杯大杯地往肚子里灌。
青年时期打好的人生草稿,到了中年就要整理誊写了,准备着向那个来顶替我的青年交接。这个过程我必须从容不迫,不能再让自己的文稿出现别字和病句,许多段落还要反复推敲,要让那个自以为是的小子有点敬佩才行。
看着那个穿着奇奇怪怪衣服的小伙子从我的后面慌慌张张赶上来,我心里淡淡地一笑:小样,别东张西望,小心你的脚下!果然,一阵薄薄的雾飘来,那小子就有点不知东西了;又一阵雨下来,他就有点惊慌失措了。还好,转过一个山口,我再回头看他时,他又在山坡上采摘那些属于他的色彩缤纷的鲜花了。我曾走过那里,而现在,我的四周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我停下来等他,用手轻轻抚摸这些正在成熟的庄稼,手心里痒痒的。
山坡上传来一阵歌声:让我看到你双手
推开地心引力一起反转地球
现在不适合罗嗦
试着选择不然请你离开这节奏
让我看到你点头
跟着我的音乐一起跳舞准没错……是潘玮柏的《反转地球》,我在街头听过,可惜它的节奏没有抓住我。我也有自己的歌儿啊!“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差不多二十年了吧?那时我们有心没肺地憧憬着,虚无缥缈地期盼着,而现在,我正实实在在地站在我当年有心没肺的憧憬里,站在当年虚无缥缈的期盼里。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当年的憧憬和期盼与今天是否吻合?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是否也和当年的我一样对二十年后的生活进行着细节具体而轮廓朦胧的想象?他的二十年后又是一幅什么图景?“花儿香鸟儿鸣”是我的世界,他的世界真的会只有旧报纸飘过吗?有些担心。不过没关系,不是还有个旋律叫什么“桃花朵朵开”嘛,虽然奶油味儿重了点,毕竟还清清爽爽。
想到这里,年龄已不再是我的心理负担,倒成了我的资本。我有些振奋,扯开喉咙想把我对这二十年的最深感受告诉他: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我唱得热泪盈眶:不是这位老人,我不知道现在会在哪儿——地主成分的舅家,父亲的做着国民党将领的表弟,哪一条都足以让我“永世不得翻身”。
那还是我少年时代,父亲为了躲避伤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领着一家人踏上了离乡之路,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北大荒。他让我们耐心地等待冰雪消融,我们等来了,他却没等到。
茫茫雪海啊,以它的广袤和洁净涤荡我少年的忧伤。当时最爱唱的歌是《九九艳阳天》: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风车呀风车那个衣呀呀地唱哪,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啊开言……这是一首令人欢欣的爱情歌曲,那时我不懂爱情,但非常喜欢那坚定的信念蓝蓝的天,喜欢在柳堡那黑白的影片上涂抹我故乡的色彩。
哦,该提醒后面的小伙子加快脚步了,不要以为年轻就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
“孩子——快走啦——更好的风景在前面呢——”
传来阵阵回音。当年父亲经常带着我骑马去森林。每当我因为一朵小花、一只蝴蝶、甚至一棵弯得有些特别的小树而脱离他的视线时,他就会这样呼喊,那声音在丛林和群山之间反复回荡,久久不息。每次我给他的回答总是那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那时父亲教我骑马,还教过我武术,他希望我成为坚强乐观的男子汉。
现在,我身后那个男孩也用这首歌来应答我的呼喊。他没有见过爷爷,但是,他的心里是有一个活生生的爷爷的。
2006.11.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