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在意的一切,等一一离去时,才会深深地感到往日平凡相伴是如此珍贵——
我不知道人类和动物结下仇怨起于何时,或者说我不知道是哪一个原始人在哪一天发现动物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可以确信,从生物意义上说,人类一旦有了这个发现,很快就抢占了食物能级的顶端,并且理直气壮地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我的食物!从那时到今天,人类一样一样尝试着吃过来,终于渐渐逼近了灵长类。
是的,人类在吞食动物的尸体时,似乎从来都是泰然自若,没有过颤栗和心软,一如《动物世界》里的老虎撕扯一头羚羊的尸体,尽管血腥四溅,尽管哀嚎凄厉,尽管动物的眼里噙满泪水……我们从来就没想过要放弃。不,人类和老虎毕竟不同:老虎放弃羚羊可能饥饿难忍,如果再放弃其它动物则可能丧失生命,甚至灭种;而人类不会啊!
不,我们也有过和动物和解的经历。
最浪漫的一次和解发生在海南岛的鹿回头。当那个英武的小伙子把一只小鹿追至绝境时,小鹿回视的双眸震撼了他,他从中读出了“人”的内涵,于是手里的弓箭垂下了。民间故事演义得十分美丽,感恩的小鹿变成一个俊秀的女子,做了他的妻子。我在想,其实动物和人类一样,那双天真的眼睛不只是用来看路和寻找食物的,经常地,它们在用眼睛传情达意,遗憾的是我们心中没有开启接收它们信息的终端,于是一切情感都随风飘逝了。试想,那只聪明伶俐的小鹿遇到的如果是酒气熏天的武二郎,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最慈祥的一次和解是在一片高粱地里。那位去看望自己女儿的老婆婆被一只大狼叼住了衣角,狼并没有伤害她,而是将她拽进了深山里的狼穴。老婆婆明白了:一只母狼生孩子遇到了困难,求她帮忙。突然间,母性的慈爱战胜了恐惧,老婆婆的悉心帮助解救了狼的一家。于是每天夜里老婆婆家门口都会放着一只被咬死的野兔或野猪。这分明已经不是人与狼的关系,而是女儿和母亲的感情。
最尴尬的一次和解是不久前的那次“非典”。当人们被死亡追得到处逃命时,忽然发现这可怕的SARS魔鬼竟然来自被我们吞食的动物!于是我们怕了,悄悄地放下筷子,恐惧而又不甘地走出了野味餐馆。后来科学家发现,人们食用的动物科属越是靠近人类,其携带的病菌越是容易在人与动物之间形成传播。啊,没想到,我们曾用投毒的方式让满天志向高远的鸿鹄落进我们的汤锅,现在往我们汤锅里投毒的竟是我们爱吃的果子狸!
唉,人与动物的和解实在太难了,而且大多只是发生在传说和故事里。
“肉食者”——哦,在那遥远的古代,食肉竟然是地位的象征!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啊,在那以食为天的群落里,吃鱼竟然是人才身份的标志!
一些有了文化的人觉得自己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于是“君子远庖厨”。那一层遮挡在别人眼前的假仁假义能有多少约束力?当血腥被香料所掩盖,君子们照样吃得满嘴流油。
想想吧,当这样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积淀到人们的意识里,那双和解的手怎么能够伸得出来?就算伸出来了,那上面四处飘溢的尸体香味,又怎么能不让动物不寒而栗退避三舍!
真的,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由于自以为是的特权,弄得已经没有朋友了。牛马为我们出力流汗,我们杀;鸡鸭为我们报时生蛋,我们杀;猫狗为我们看家护院,我们还是杀……如果我们没有把动物杀光,某一天,在原野上——假设还有原野——看到群兽百鸟联欢,我们一定会躲进某个阴暗的角落暗自神伤:我们好孤独……
想到有一天我们的尸体竟然没有生物愿意啄食或分解,我感到无比恐惧和恶心。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们应该找动物们谈谈:请原谅我们的过去,咱们和解吧,就像在鹿回头,就像在高粱地!
但愿动物比人类大度。
2006.11.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