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爱玲张佩纶娜拉出走同床异梦 |
分类: 历史评论 |
张爱玲母亲曾经效仿“娜拉”出走
文·心灵朝阳
1920年的天津,恰是雨丝飞扬的日子。季节的金色,晕染在微雨中,滴滴点点打碎了一个城市的旧梦,也送走了一个家族曾经兴旺的岁月。此时,在这个没落的大家族中,一位名门闺秀出世了!在那个重男轻的女年代里,女孩的出生不免使得全家人失落叹息。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使家人不太待见的女孩,却成了后来文坛上的一颗闪亮名星。
这个女孩就是——她的名字叫张爱玲。
张爱玲的祖父是晚清名臣张佩纶。这位出现在晚清政坛上的名士,曾经激扬文字,满怀踌躇,志击千里。然而,张佩伦毕竟是文人意气,没多久便在官场遭受了重挫,无奈被罢官回家,恰巧此时,又赶上夫人新逝,真是不幸逢厄运,未免感叹仕途寥落。当他正逢人生失意,同时又为夫人悼亡之际,当时的朝廷重臣,也是慈禧的宠臣李鸿章却意外地将自己23岁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要知道,张佩伦大李菊耦20岁啊!张佩纶对于这从天而降的婚事受宠若惊,李家却是悲喜两重天。李鸿章不顾夫人反对毅然玉成了这门婚事,尽管李夫人大哭大闹,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但她终究还是拗不过自己的老公。就是这样大女儿李菊耦无奈嫁给了这位不仅可以给她当老爸,而且还死了两房太太的被贬穷官张佩纶。
张佩纶被罢官后心意消沉,以后便终生碌碌无为,也没有在仕途有什么成就。虽然爱妻年轻貌美,却终究不能再度激扬起他的意志。后来尽管李氏教子有方,可是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却仍然成了一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人。张廷重7岁失去了父亲,母亲李菊耦年轻守寡,曾经有过望子成龙的梦想。谁料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从此祖辈科举做官的仕途,再也走不通了!正是这种失去前程的迷茫,使得张爱玲的父亲又变成了张佩纶那种失意的人。平日里,他经常对着寒窗吟哦、叹息、困顿、消沉……显然又是一个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尽管李菊耦对张佩纶进行了严格的教育,但是纨绔的富家子弟作风,终究还是在张廷重的身上里占了上风。
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耦是个通达的人。在科举制被取消之后,她便开始请英文教师,尝试让儿女们接受西洋文化。张廷重学会了英文,后来还能够用旧式打字机敲打英文字母,同时还能够处理英文函件等等。然而,李菊耦的苦心经营,终久没得到报偿,结果却令她万万没有想到:女儿竟然会因为接受了西洋文化飘洋过海,儿子却终生庸庸无为。
张廷重娶了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按说两家门当户对,两人都处在黄金年龄,堪称一对金童玉女,本应是一对好夫妻。黄素琼是个美丽的高个女人,落落大方、楚楚动人。在张家,她和小姑子成了一丘之貉,两人共同看不惯张廷重的腐儒之气,因此姑嫂二人意气相投,成了一对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原来,黄素琼也是李鸿章的远房外孙女,跟张家结的是亲上加亲的姻缘。因此,黄素琼与小姑从小就一直交好。嫁到张家后,姑嫂二人更是比翼双飞,相依相随,成了一对形影不移的好朋友。张廷重眼看她俩姑嫂情重,自己却成了局外人。
1924年,小姑张茂渊出国留学,黄素琼找借口说小姑需要监护,二人便一同出国跨洋。这时的黄素琼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4岁,小的3岁。
黄素琼在小姑的影响下,也开始接受西方进步思想,与思想保守的张廷重渐渐疏远了关系。夫妻之间思想距离相远,因此矛盾也愈来愈深。离开张家的樊笼,黄素琼感觉自己象一只自由的小鸟,飞向了未来的天空。可是被她牵挂的一对子女,却成了天下最苦的孩子。黄素琼离开孩子的时候,一路上总是流泪哭泣,但最终还是没有回头。此后她给自己更名黄逸梵,坚持做了一位从中国出国的“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