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二:在面包房打工我不想让人知道我是写手

标签:
女人就业问题面包房打工作者 |
分类: 散文美文随笔 |
打工日记二:在面包房打工我不想让人知道我是写手
文◆心灵朝阳
很疑遗的是,我还是走上了打工的路。
那一天我去一家物业公司应聘小区管家,与经理正在谈话,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我说在应聘,等会儿回去。可老公却很急,说是一会儿有事,让我马上回去。没办法,又跟那位经理谈了一会儿,他最后只给了我一句话:回家等通知。估计这通知要等到下辈子,我想真诚的商人最好不要说谎话,尤其是对待应聘者。回家后,才知道老公在买家俱的时候,跟家俱店老板帮我洽谈了一份工作。原来这家家俱店招人,不知怎么我的工作问题,竟成了他们商业谈判的条件。看到这地方离我家不远,而且工作也不太累,便答应了下来。上班后才知道家俱店的工作要熬时间,整天整天地呆在那儿等顾客上门。过去从来没有做过这种职业,刚开始感觉很不适应。老板娘总是让我学习,可我实在不知该学习什么。店里的很多资料都是理论性质的,基本上用不到谈判中。可老板娘愣是说有,我也只能承认她说的对吧!
听到这话,很明显就是想赶人走了。本来,老公与他们都是朋友,我夹在中间也摸不清他们之间是怎么商量的,至少找工作要两厢情愿,如果老板娘总是对我感觉不如意,恐怕以后干起来也难。要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我想,与其呆在那儿给人家添麻烦,以至引起一些误会什么的,倒不如及早退出了吧。两天后,我便辞了家俱店的工作。没想到在辞职的时候,老板感觉很不好意思,觉得与我老公关系都不错,临走前给了二百元工资。我说:“只干了四天,也没有做什么,算了吧,就当学习了。”谁知老板不由分说,将钱放到我手里。那一刻我忽然有些感动。其实老板对我还是不错的,老板娘和另一员工歇班的日子里,我做得很轻松,虽然没有什么成绩,还是觉得在业务熟练了一些。其实老板还是信任我的,他不希望员工太精明,以免给顾客带来压力。当然你精明一些更好,但不要流露出来。而老板娘的意思,是想要那些看起来就有心计的人。倘若刚开始是跟老板干,或许我还能坚持下去。我觉得自己走得有些遗憾,但多少还有点儿无奈。
其实,我还是坚持学技术,想吃技术这门饭。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还是想开店,考虑到儿子的就业问题,我想最好还是有个店面,至少不受打工之苦。所以那天,我去了一家面包店。
走进面包店,我才知道在这儿,我们都不再是斯斯文文的商人,也不是销售人员,而是地地道道的劳动力。刚毕业时在车间劳动过,十分了解这些人的品性。虽然名义上是出力的人,但是他们其实比平常人更聪明。他们嘴里说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口语相当发达。就象瞎子的耳朵有特异功能一样,干活的人不习惯书面语,所以口语便油得厉害。不信话的,谁都可以到这种氛围里试一试。一般的书呆子走进这样的群体,基本就是一个不靠边的“四类分子”,只有被褒贬,被人瞧不起的份儿。当然,你再骄傲也不要把他们当傻子,拿他们当文盲和白吃。他们精明就在于不用脑子想别的事,所以太闲。劳动创造了语言,创造智慧,同时也发达了人脑。所以,对于他们我一直十分敬重,不敢稍有怠慢。跟这些人说话,最好不要说实话,尤其是不能流露出你的真实情况,能遮掩即遮掩,能不说即不说。所以,当着他们的面,我知道最敏感的就是这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自己是写手,是作者,甚至自己曾经自学取得大专文凭什么的。
我不知道文笛这个名字是否有知名度,没想到第二天,还是被人识破了。透露文笛的名字是无意之中说出来的。刚进店的时候,都没有互相介绍名字,而是赶紧干活。我问一个打扮得挺尚的年轻女子,她说自己姓Y。年龄大的姓曹,便赶着叫人家曹姐,其它也不敢再多问什么了。接连两天过来,我听出四个人中有两个人的名字叫“*”字的。我便说,我的真名叫“**”,但还有一个名字叫“文笛”,但是这名字没上户口。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文笛”好听,后来两个美女总是赶着叫我文笛,其中一个有时叫文笛姐。曹姐本来叫我小孙,她们偏偏非要她叫我“文笛”。我说曹姐年龄大,叫我什么都可以,要不怎么是姐呢?
有一天,小利问我:“文笛,你说文笛是你笔名,你发表过小说吗?”
小利的话让我头上直冒冷汗。老天,我极力保护的隐秘,怎么会被她识破了呢?这年轻女人,也太厉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