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yang兔子

(2020-11-25 17:33:15)
标签:

高邮

兔子

李子柒

公园

火柴

分类: 高邮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上帝说,要有记忆,于是大灰兔就张口咔嚓咬了我一口。
       流血了,我哇哇大哭起来。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冲了过来,将我一把抱到老爷柜边。
       这不怪大灰兔,谁让你给它喂完菜叶还赖着不走,谁让你还将手指头伸进兔笼中试探,它还以为“胡萝卜”递过来了呢。因为这惊恐一啃,从此就刻下了我记忆轴上最早的原点。
       老爷柜上有一个香炉,母亲抱着我去止血包扎。
       那时的止血法很粗犷原始:先在香炉里抓上一撮灰,洒在伤口上,再找来一只火柴盒,撕下火柴盒侧面的磷纸(火柴皮),将有磷的一面朝里,对准伤口贴紧,再撕一小块废纸裹起指头,扎上几圈棉线,就算包扎好了。
       老爷柜,就是我家贴着四合院上堂屋北面一排的组柜。柜子上正中供着财神老爷,所以称为“老爷”柜。小时候感觉老爷柜很高,站在大板凳上都够不着台面。
       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大约3岁多,刚记事。随着小我两岁的二弟的出生,加上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家中一共有了4个孩子,生活压力陡增。
      母亲心灵手巧。为解决生计,她会开动脑筋,利用一切空间,向自然索取:四合院东侧有一个狭长的小院子,里面种上一排排的玉米向日葵;院墙上一长溜地爬满紫色的扁豆;就连堂屋的屋面上也让番(南)瓜藤覆盖了大半。
       夏转秋,一颗颗小番瓜探头探脑地隐藏在浓密的绿叶下,我们会远远地掂起脚,沿着一行行的瓦沟寻找数数,然后兴奋地向大人报喜。收番瓜的时候,大人们架上梯子爬上屋顶,摘瓜拉藤。当天晚上,大锅灶里就会熬出一大锅香喷喷的番瓜糊(高邮话叫“熬(一声)番瓜”),大人小孩一人盛上一碗,吃个够。
      不过,种菜不算什么,yang兔子才是母亲的大手笔,重头戏:
       从母兔怀孕下仔,生下一窝像一堆肉老鼠似的小兔子开始;然后一天天喂养,看着它们渐渐长大分笼;然后用一把专用的兔毛剪剪下兔毛;再用捻线砣将兔毛捻成毛线;最后用捻成的兔毛线,织成一件兔毛背心,全过程,一条龙,就像当今的网红李子柒做豆腐,一步步,全程亲历,是一样一样的。
       当然,除了织兔毛背心,兔子养大了,卖掉挣钱养家才是主业。
       有时候,兔饲料不够了,母亲会喊:
     “小鱼啊,拿个大猪篮子带跃子去公园拔草!”
        小鱼是我二姐的小名,跃子是我的小名。
     “大猪篮子”,是指家里最大号的竹篮。为什么叫大猪篮子?我想大概农村人养猪装猪草,需要大号篮子,小篮子只能用于上菜场买菜。
       高邮城里仅有一个公园,据说曾经是某个大人物家的花园,解放后改作烈士公园。公园里非常安静,既神秘又有趣,可以一边拔草一边捉蚂蚱,捉蜻蜓,捉金巴巴玩。
       金巴巴是一种黑色的甲虫,捉住后可以在它的脖子上系上一根线,提着线的一端,挥动手臂在空中旋转,要口中念念有词:“金巴巴,银巴巴,哪个不飞臭巴巴”。
       念完后突然停止旋转,这时,金巴巴就开始飞翔了,于是孩子们就提着线尾随着金巴巴的飞动而奔跑起来。
       还有一种游戏,是将毛茸茸的草籽捂在双手中,手指间只露出一道缝,然后用嘴凑在缝上低低地说:“咕咕咕,起来啦,大鱼大肉给你吃”,接着打开双手一看,手掌上会出现一些细小黑色的“小虫子”。
       公园里的知了往往叮在很高的树上,够不着。但是有一种小些的银灰色的知了(简称“银了”,小时候误读为“阴溜”,叫声尖细,飞行途中会突然改变路线),常常落在低矮的树丛上,所以偶尔能被我们逮着。
       二姐大我3岁,她教我找一种可以吃的红色的草莓。掰开草莓,里面露出白白的肉浆,甜甜的。
       有一年,去公园拔草,正赶上外地的一个马戏团在这表演。表演场地被白色的宽布帷帐严严实实地围了很大的一个圈,要花钱买票才能进。白布外面站了不少没票的孩子,痴痴地听着帷帐内阵阵的喝彩声。有时,帷帐会突然被风掀起一角,蹲着的话,可以一闪而过的看到里面的精彩。也有机灵的孩子会在一旁转悠,乘人不备钻进帷帐,我可不敢。
       当然,也不是什么动物都没看到,帷帐外就有一只老鹰站在笼子上方,一动不动,像个雕塑,脚被栓着。这大概是马戏团用来招徕观众的。
       马戏团在高邮演了大半个月。听大人议论说,由于经营困难,入不敷出,剧团临走前,将食量最大,已饿得奄奄一息的老虎就地杀了,在市场上将肉卖掉,听得人惋惜心酸。
       高邮没有动物园,外地来的动物也看不到,但我们家有“兔子动物园”,也有有趣的故事。
       记得有一年,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因为兔笼门没有关好,一笼的兔子全部悄悄“越狱”啦!
家兔不像野兔,由于习惯了笼中生活,即使逃出笼子,也是蓬蓬松松的样子,跑两步,停停看看,再跑两步,再停停看看,东张西望的,悄无声息,非常的淑女。
       不知过了多久才有人发现:“兔子跑啦!”
       下堂屋靠近大门的人,第一反应冲出大门,看看跑得最快的兔子前锋已经到了哪里。
       出我家四合院大门右拐,一共还有三道门:一道门楼子,两道“油炸干”店前后门,越过外层的“油炸干”才能上大街(“油炸干”是高邮当地的一种美食)。
       冲出“油炸干”,探身往大街上左右一扫,确认没有,再倒退着一边搜索,一边返身关好一道道门。
       全院子的大人小孩一起出动了,都来参加瓮中捉鳖欢乐大搜捕。
       不久,东西南北中,一个个捉拿归案。但数来数去就是少一只,它会躲在哪里呢?
       原来上堂屋临窗的墙根处,有一处地板通风口,是用一个圆形花砖封着的,花砖缺了一角,小兔便钻了进去,等于钻到了地板肚里了。趴近了看,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角落里有一个白白的影子躲着。
       赶紧拿来菜叶,诱降了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