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牙齿疼(0201)

(2017-10-29 20:11:02)
标签:

育儿

简化

歧义

语法

露头

分类: 童年

(24)牙齿疼(0201)


   

    

   

 果然,过了两周岁,因为小嘴越来越会说,的思维成长变化过程像“地质露头”一样,会不时在语言表达中显现出来。

    某日吃饭时,成成突然喊道:“牙齿疼!”

    牙齿疼?前几天他吃饭咬到过舌头,很难受,是不是今天又咬到了?

    于是我试着问:“是不是咬到舌头了?”

    他一听立刻改口:“咬到舌头了!”

    哈,有意思!“咬舌头”是怎么变成“牙齿疼”的呢?

 

    分析一下:

    人类利用语言准确进行信息传输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向接收方发出信息(报告感觉);二是信息的有效性检验(探求接收方是否已正确领会,如果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接收方并没有正确领会,就要考虑修改说话方式,最终达到正确表达的目的,并从中积累经验)。

    因效率的需要,语言传输还遵循着节约原则:在准确传达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效率。这里就存在一个“简化与歧义”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的把握问题(过度简化会使关键信息丢失,或信息传输产生歧义)。

    这里,成成向爸爸报告用了两个关键词:牙齿,疼。

    “牙齿”---吃饭时,儿童可以感觉到牙齿的主动咀嚼,而舌头的躲闪协调动作属于下意识行为,儿童往往不能感受到。牙齿咬到舌头是牙与舌的协调性发生紊乱,那种痛来得突然,毫无思想准备,使人瞬间崩溃,以致错乱中都不能说准疼痛发生的部位,就像在枪击现场,由于目击者的惊慌,会使观察失真,语无伦次一样。

    “疼”---这个词关键,不疼我就不报告了。

    这已经不简单了。你想,他为什么不单说“牙齿”,或单用“疼”?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两个单词各自的局限性,已经在试图通过概念的组合造句来表达意思了。但是,他对信息表达的有效性检验的能力不足。

    训练有素的爸爸当然厉害啦,根据经验,不会认为成成小小年纪就得牙病,结合前天也发生过咬舌头的事情,于是猜测:咬到舌头了?

    成成一想,对呀,牙齿怎么会疼呢,明明它是肇事者,疼的应该是舌头呀。

    此句的完整表述是:

    我的牙齿咬到舌头了,因此舌头疼了。

    成成的简化:(我的)牙齿(咬到舌头了,因此舌头)疼(了)。

    爸爸的简化:(我的牙齿)咬到舌头了(,因此舌头疼了)。

    因为“咬”这个动词是牙齿的专用动词,所以“牙齿”可省,不影响理解。

    咬到舌头肯定疼,不用说,“因此舌头疼了”也省了。

   

       本月“地质露头”语句还有:

    1 我问他:“康康的爸爸是谁呀?”他认真地回答我:“康康的爸爸!(只是将语气重心移到了“康康”上)。语法完全没有问题,问题是哪儿不对劲?(待分析)

 

    2 “小河马给鸭子吃掉了”,正好说反了,我纠正:“鸭子被(给)小河马吃掉了”。

    “被”的含义还没有学会使用。

    或许,这是他自己自发形成的语法,只是没有与社会接轨罢了。

 

3 大马路上,摩托前,轿车后,上坡,轿车渐渐追上摩托,我说“好,小轿车追上来了,超过摩托车了,成成,谁快呀?”答“小轿车!”问“它有没有追上去呀?”答“追上去了”,初步理解了“快”的概念

 

 4 “我不要不出去玩”。---否定之否定

这是床上架床嘛,应该直接简化为:我要出去玩!

相信他不是在练习绕口令。

 

----------------------------------------------------

 

附日记摘要:

 

020101

告诉他“这是杜伯伯”,他边喊杜伯伯,边拍拍“肚”子。

020102

近来娇,刁,见妈就粘,呼天喊地,不可收拾。

020104

会数1-5(用手指数),不稳定。

“背书包,上学去”,“男子汉不哭,假哭”。

晨吐茶水,大概昨晚受凉了,低烧。

020105

晨用鼻吸呼气,发出响声,好玩,爸问“什么响呀?”答“空气响”。

    我问他:“康康的爸爸是谁呀?”他认真地回答我:“是康康的爸爸!”(只是将语气重心移到了“康康”上)

    语法完全没有问题,问题是哪儿不对劲?(待分析)

020108

夜发烧,早晨到康复中心,打青霉素。

020109

“奶奶也拍手,妈妈也拍手,大家一起拍手”。

今天下午打针不哭,只哼了两声,因常鼓励“勇敢,不怕打针,象小蚊子叮一样”,大概还因为妈不在身边。

020111

到南航幼儿园观摩。

020114

前几天咬到舌头,很难受,今天又咬到,说“牙齿疼”,后提示“是不是咬到舌头了?”自己则改口。

020115

“小河马给鸭子吃掉了”,说的正相反,我纠正:“鸭子小河马吃掉了”

“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是坏蛋”。近来很可爱,假哭,常用。

020118

“嗨!”经常使劲发声(一人独玩时)。

020119

许多举动都已熟练化,连贯化,有预见性,象个小大人。

晚到南农玩,爬台阶不歇,上上下下,先坐一边,妈用(长柄)伞垫在他屁股下,怕他受凉,后我坐到台阶的另一边,他见了,也坐过来,但刚走一两步,立刻悟到应把伞也带过来,转身拿伞垫好坐下。一路上要拿伞走路,一会儿手累了,伞拖在地上“得拉得拉”响,他觉不妥,抬高手,手累,换另一只手,抬高手臂,走着,又觉得累手,便转身给妈妈,一切进行得自然,连贯,思路清楚。

将弹子放在企鹅滑梯上玩,当很多弹子压在长长的塑料轨道上,压弯了轨道,翻了,弹子便撒开一地,这时他忍受不了,大声哭起来:“掉了掉了…”,丧失了信心,非常伤心,受不了被破坏。

020120

“爸爸上机去”成了口头禅。因为近来常加班,感情淡薄,我有责任。

020122

两天来玩球,骑车,玩的很开心,成似乎很长时间没这么高兴了。

前几天一直不正常,闹,怕是缺少了我的参与吧,没人和他玩,无味。很快又和我恢复感情了。

020123

“关灯,开灯,开不开”,讲成“hai1声)灯hai,haihai”。

“张老师,长方形老师”。

020124

“我走了,奥!”表情象妈妈,因近来跟妈在一起较多,语气多像她。

“吆,拿不出来嘛!”

会打八音枪,骑小三轮车时,只能两脚落地前后划动开车子。

020125

“工人”讲成“崩颜”;“酸牛奶”:“沙罗磊”;“西瓜”:“西巴”;“屁股”:“屁补”。

咳嗽,发烧,流清鼻涕,到康复中心。

近常讲“成成不玩米”(站在米缸前),但一会儿又忍不住要伸手。

020126

大马路上,摩托前,轿车后,上坡,轿车渐渐追上摩托,我说“好,小轿车追上来了,超过摩托车了,成成,谁快呀?”答“小轿车!”问“它有没有追上去呀?”答“追上去了”,初步理解了“快”的概念。

晚上不肯喝盐开水(奶瓶喂),后略施小计,拿出雪碧瓶装,两人配合引诱,他喝完一瓶盐水。

020127

曾说过“妈象猴子一样”,因头发披下。今又讲“爸爸象大灰狼一样”因我的口里叼了一根萝卜条,象昨天电视中的大灰狼伸出的大舌头。

“姨奶奶到高邮去了”。

看着图上的公共汽车,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数句“汽车到什么地方去呀?到高邮去了,…去干什么呀?到高邮爷爷那儿去了…”,“…”代表咕咕隆隆汽车声。

我问:“这盒子是干什么用的呀?”答“装药用的”。“什么药呀?”,“咳嗽药”,给谁吃?“成成吃”。成成为什么要吃药?“成成咳嗽”,能回答一系列问题。

在南农见问大吊车,也启发、引发回答一系列问题。

傍晚,爷爷来看他时,我们已出门到南农的路上,爷爷追上,成成见了说“爷爷到奶奶家去”。

020128

妈妈跟爸狠,打我,成也效仿。今天说“爸爸坏死了,少有”。

到康复中心挂青霉素水,手术床上闹的满头大汗,后挂水时睡着了。

“我不要不出去玩”。

020129

妈责怪爸,他立刻在旁插话“爸爸调皮”。

坐沙发上玩卡片,从爸手上夺去一些卡片,坐在一旁自语“我的,不是你家的…”。

爸佯睡觉,妈买菜回来,喊成,成说“我马上来”。

020131

回来一进门对妈说“我回来了”。

“呦草莓嘛,呦有两个草莓嘛,呦,满漂亮的嘛”。

食物给妈妈吃,学妈妈口吻“你快吃,别掉地下,全吃掉。”

我喊“丽萍,萍”,成笑,我问“谁是萍啊?”,他手向后一挥“她是萍”。

(三四五三天在康复中心挂水,后三天打针)

我说“小雀雀给娃娃吧”,“不给,是成成的,没有腿不好走路了”,不知所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