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塔里木

(2009-10-22 21:31:26)
标签:

勘探

旅游

新疆

塔里木

分类: 野外勘探(国内篇)

塔里木(2002年1月4日)

(08)塔里木

 

    S88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河油田内。

    这里离塔克拉玛干沙漠不远,是风尘泥沙的世界。不管我们的车撒丫子跑多远,满眼见到的永远只有土灰色。

    终于,在夜色快要降临时,我们赶到了油田的采油二区公寓,决定今天在此住一晚,明天去井场。

    去采油区高大宽敞的自助餐大厅就餐时,大厅里人很少。但不一会儿,大概是下班时间到了,一群群身着橘红色油田工作服的20来岁的青春靓丽的男女一下子涌了进来,顿时这个原来十分空旷的空间里便充满了笑语生机。

    原来,这里还藏有这么一大片年轻鲜活的“伏兵”呢,像深山里的兵工厂?还是星球大战中的神秘基地?

    我们几个都是四五十岁的人,端着饭碗,望着他们,感觉就像在一列在宇宙时空中运行的列车中,突然发现了窗外有一列偶然靠近的,同向行驶的列车。我们隔窗相望,依稀看见了我们逝去的青春。

 

    第二天,到达井场。

    这一带属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带。河流从天山出山之后,坡度下降,水流分散,沙泥沉积,形成了扇状平原。在踏勘炮点的路上,见到最多的植物就是灌木类的红柳,一簇簇的散布在平坦柔软的沙泥地上。有的地方沙地很大,可以在上面踢一场美妙的足球。

    这次测井采用的是“群炮”方式。“群炮”就是按矩阵方式排列多达上百炮的炮井,然后顺序放炮。

    正式施工前,我们是将炮井承包给当地打炮井的小老板的。老板就雇佣许多的四川民工(大家称他们为“川军”),三人编成一组,每组发一付打井架子,管饭。每打一口井老板给每人十元钱。

    招来的民工有五六十个,都是一个村上沾亲带故相约出来挣钱的。干活前,我们先将他们召集在一块,将打井的要求向他们交待清楚:井的深度一定要打准了,否则我们的资料就不准了,15米就是15米,打深打浅了都不行。刚交待完,民工们立刻就争先恐后的去干活了。我们在一旁指导监督做记录。

    中午,井场给我们送来了热饭。川军们吃的午餐是什么呢?老板只给他们每人发了三个馍头,一包榨菜,要喝水就喝附近河里的冰水。这些老板真是黑心,他们可是天寒地冻干着体力活呀。

    我将我们自己的饭菜分给了一个手有点肿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有体力,很能干,打井快。我问他苦不苦?他想想说,比较起来条件还是不错的。这里离城市近,晚上还能有个地方睡。最苦的是在沙漠里干活,晚上睡觉时,就睡在露天里,下面垫被子,上面盖上被子和大衣,再上面盖一层塑料布,早上醒来布上一层冰。年龄大了就吃不消了。

    第二天上工,我在药箱里拿了两张伤湿止痛膏,打算带给那个手肿的小伙子。但在现场我却没有找到他。跟他的同伴打听,原来昨晚上他的手肿得厉害,干不了活了,今天没来。

    这又是一群与我“隔窗相望”的人。早年我当过知青,有过一段与他们“共乘”的经历。多年过去了,“乡亲们”的“列车”依然陈旧简陋,无甚改观。

 

    打井结束,正式开始资料采集。

    夜里,大雪降临了。我们在仪器车内正在采集数据,突然子波信号中断。我赶紧裹上大衣,带上手电,电表等工具,沿着雪地里的信号线一路检查过去,看看出现了什么意外。

    查到一簇红柳丛边,发现信号线被剪断了。谁干的?

    看看四周,雪地上有一串清晰的羊脚印,旁边还有几粒新鲜的羊粪球,再看电缆切口处有齐齐的齿印,原来是被雪中出来觅食的黄羊咬断了。

    在这个雪夜里,饥饿也在威胁着黄羊,它将我们布置在野地里的信号线,当成什么植物的茎干了。

    前几天,我们在开车路过的成片的红柳地带时,惊动过两只黄羊。它们在我们的车前一跃而起,美丽的身姿一直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呢。

    我会心一笑。提醒自己,别忘了,与我同在塔里木的,现在还有一列可爱的动物“列车”也在靠近我,与我“隔窗相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