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三道桥的风雪夜

(2009-10-17 17:23:37)
标签:

新疆

勘探

库车

三道桥

旅游

石油

大雪

分类: 野外勘探(国内篇)

三道桥的风雪夜(2001年12月5日)

(07)三道桥的风雪夜

 

(07)三道桥的风雪夜

 

三道桥乡,在新疆库车县。S84井井场就在这个乡附近。接到测井任务后,我们便驾着仪器车来到这里。

    三道桥乡是维族人的聚居地。由于勘探施工需要,一天我们向村上的维族人买了一皮卡车的沙子。当我们与维族人在路边结帐时,正好有警车路过。车上立刻跳下几个警察,迅速对我们的车子进行了搜查。大概是怀疑我们会不会在此进行什么危险品或珍稀动物的交易吧。这是我们来疆后第一次感受到周围弥漫着的紧张空气。

    井场的条件较差,它没有带空调的营房,只有一排大概是乡里留下的砖房。外面的气温已达零下30多度。临时腾给我们住的一间砖房,房顶上盖的是漏风的石棉瓦,四面贴墙放着四张铁架床。房中间的空地上放了一只圆圆的电炉子。红炉丝散发出的一点点可怜的热量在离开炉丝两厘米的空间内,便被围在四周的贪婪的冷空气消耗一空了,根本不能给人提供任何温暖的感受。床上,一床薄被,即使不脱毛衣蒙头睡,也是冷得睡不着,真恨不得将电炉子端到被窝里来。一觉醒来(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觉”,就是一直不停在做梦、翻身、打颤而已)大家都冻感冒了。这觉是怎么也不能睡了,可活还得干。

    正式施工的时间是第二天夜里十二点以后。井场上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我们就这样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了井场。

    由于睡眠不足,大家便买来了一大盒的咖啡提神。起初是一次两袋咖啡一起用热水冲了喝。后来到了第二天夜里,三袋咖啡一起下。热水没了,用冰凉的矿泉水一冲就往肚里灌,强行提神。累了困了,便互相轮流挤在仪器车里的驾驶座上打个盹。

    按正常速度,本来有一天一夜的时间我们就足以顺利完成这次测井。但这口井偏偏遇到了不少问题。先是租来的可控震源反复漏油,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又遇上检波器被卡在6000米深的“裸眼井段”的危险局面。直到第五天的凌晨近6点(新疆与内地有两小时的时差,所以这时候相当于凌晨4点),我们才终于磕磕绊绊地结束了这次艰难的整整三天三夜的测井。

    我们在漫天大雪中开车踏上归程,我们慢慢地穿过静静的村庄,我们慢慢地翻过冰雪的铁路道口,我们慢慢地小心节约地使用着已几乎没有知觉的神经…

    回到库车时,天还没亮。喊开库车宾馆的大门,大家一头钻进房间,开足空调,拉上窗帘,澡也没洗,躺下就睡,脏衣脏裤扔得满地都是。

    真想就这样一直无声无息地睡着,不想醒来。

    第一个被饿醒的人一睁眼,发现已经是下午5点了,赶忙喊大伙起来吃饭。

    这个饭店的惯例是饭前免费送一盘山芋。山芋刚一上桌,便被一抢而空,大家这才想起已经将近有一天一夜没吃饭了。

    张保保记起了,今天是他的50岁生日。大家说,给你庆贺一下,你想吃什么呢?自己再点个什么菜吧。

    张保保对拿着纸笔走过来的服务员,想了一下说,“再送我们一盘山芋吧”。

    服务员正诧异,姜东东在一旁及时解释:“这是我们的‘薯’总。我们‘薯’总苦出生,从小就爱吃山芋。今天呢,是我们‘薯’总过50大寿。我们刚从三道桥回来,冰天雪地的,吃了不少苦,已经将近20个小时没有进食了。‘薯’总一饿就要吃山芋,山芋救过他的命。”

    服务员乐了,于是我们的桌上又多了一盘热腾腾的可爱山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08)塔里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