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的“警察妈妈”

在10年前的“5.12”大地震中,有张照片在网上很火爆,照片的背景是灾民安置点,一排排地铺和席地而坐的灾民。在人堆里,有位身穿警服的女警察,敞开衣襟给一个孩子喂奶,胸部大尺度袒露出来。她就是被各大媒体称为“警察妈妈”的蒋晓娟。我曾在部队做了好多年新闻工作,当过摄影干事,说真的,对于网上这张照片,我当时怀疑是摆拍的。
关于蒋晓娟,我后来听到一些不恭言辞,说她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还从一名普通民警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凭仗的就是几口奶水。就在我重走灾区的前一个月,我还在手机上看到一个流传的荤段子,竟然把蒋晓娟编排进去,拿她给孩子喂奶说事。当时我就想,蒋晓娟肯定也会看到这个段子,她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在我结束北川的“探亲访友”之行后,我从绵阳去了江油市,在公安局办公楼见到了将蒋晓娟。她是典型的四川妹子,身材瘦小,却很干练,说话也干脆爽朗,给人一种很阳光的感觉。
我们之间的话题,就从我在手机里看到的那个荤段子说起,显然,蒋晓娟早就看到了,而且她听到的一些闲言碎语,远远比我知道的多。她淡淡地一笑,说:“嘴长在别人身上,我管不了,但我能管住自己的嘴,那就是少说多干。我老公也安慰我,别人不管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
蒋晓娟告诉我,她给孩子喂奶这件事,完全出于自己的本能反应,说白了,就是一种母爱的本能体现。“生了孩子的女人,见到小孩都会喜欢。到现在,我在在街上看到一些小孩,还想去抱一抱,就是喜欢。”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蒋晓娟的儿子才7个月,她刚休完产假上班。儿子出生后,一直是蒋晓娟亲自带,从没离开过她身边。按照她的想法,要在儿子一岁的时候再断奶。然而,地震发生后,所有民警都冲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她只能狠心让婆婆把儿子带回了老家。
从地震第二天开始,江油市先后接纳了近万名从北川等重灾区转移过来的受灾群众。很快,江油市的生活用品开始紧缺,最让人揪心的,是买不到婴儿奶粉和奶瓶。那些在哺乳期的母亲们,因为受了惊吓以及饮食营养不足,突然没了奶水,嗷嗷待哺的婴儿因为长时间没奶吃,饿得直哭。于是,很多受灾安置点门口都贴了个告示,急需奶粉、棉被、衣服这些东西。
蒋晓娟听了婴儿饿的哭喊的声音,心里很焦急,将心比心,觉得如果是自己的儿子饿成这样,她心里会多难受呀。
“我的奶水很好,留着也没用,可以给那些孩子吃呀?”蒋晓娟告诉我,她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很简单。
蒋晓娟去了一个有七八百个人的安置点,大都是从北川重灾区下来的受灾群众,当时就看到有四五个不足六个月的婴儿,其中一个娃娃正哭闹着吃奶,蒋晓娟走过去说:“这个娃,我来给喂一下。”说着,急匆匆抱起小孩,撩开衣襟给孩子喂奶。从吃奶的速度上,蒋晓娟感觉得娃娃已经饿了很久了。“吃的速度很快,吃得特别狠。”
看到有奶水吃,旁边的几位母亲顾不上客气了,都争着把自己的孩子塞到蒋晓娟怀里,她喂了这个,又喂那个,到后来干脆一手抱着一个,同时给两个娃娃喂奶。平时她觉得自己奶水很足,这时候却恨自己的奶水太少了,真有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境。
蒋晓娟给孩子喂奶的照片,被新闻媒体抓拍后,传到了网上,成为当时最火爆的照片,这是蒋晓娟没有想到的。以前每次给自己孩子喂奶,蒋晓娟都会避开家人,一个人躲进房间,享受属于她和儿子最快乐的时光。不想在安置点里,看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她一急之下,竟然忘记了避人视线。“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赶紧让孩子吃奶,忘了周围有那么多人,甚至忘了自己还穿着警服。”
被媒体拍下吃奶照片的那个女婴叫瑶瑶,才三个半月大,她的妈妈在地震中受了重伤,正在医院抢救。蒋晓娟说:“那个娃娃很可爱,眼睛也大,开始都不晓得她叫什么名字,最后才晓得她叫瑶瑶。”
蒋晓娟了解到瑶瑶母亲的情况后,心里一直放心不下,第二天她又去安置点找到了瑶瑶亲人,问孩子晚上睡得如何。从此之后,蒋晓娟每天都抽时间去安置点,给那些缺少奶水的小婴儿喂奶,到后来安置点里的受灾群众都认识她了,见她走来,都忙着张罗孩子来吃奶。在最紧张的前五天的时间里,蒋晓娟一共给九个孩子喂过奶,他们当中最大的六个多月,最小的才两个月。
自然,蒋晓娟每次给受灾婴儿喂奶时,都会起自己的儿子。五天后,安置点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奶粉不再紧张了,公安局领导给蒋晓娟批了一天假,让她回家看看孩子。回家后她才知道,这几天儿子一直哭闹,因为儿子从来没吃过米糊糊,也没喝过牛奶,对这些食物很排斥,根本不吃,都是婆婆强行地一点点往儿子嘴里硬塞。休假的这一天,蒋晓娟一直把儿子抱在怀里,一直在给他吃奶。她说:“我总想让他多吃几口,吃得饱饱的我再走。尽管离开家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但想到安置点的那些娃娃,觉得他还是很幸福的。”
5月22日,公安部授予蒋晓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得知这个消息后,蒋晓娟很吃惊,觉得自己就做了这么一点小事,怎么可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再后来,她收到了很多同事发来的短信,说她很伟大,更让她觉得“受之有愧”。她说,作为一名警察,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女性,我只是做了我能够做的事情;作为一名母亲,我只是做了全天下母亲都会做的事情。
2008年6月,蒋晓娟由一名普通巡警被破格提拔为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除了协助政委分管江油市局队建、党建、老干部等工作外,还协助一名副局长分管全市治安工作,并且负责联系城东、乾元、香水3个派出所。蒋晓娟坦诚地说,自己的压力很大,不过上有局长和政委,还有身边那么多支持她的同事,即便遇到一些难题,大家都会给她帮助,只要自己足够用心、足够努力就好。“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我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人活得简单一点最好,干好工作就行,其他的不要考虑太多。”蒋晓娟说。
由于蒋晓娟是从基层直接走到领导岗位上的,基层的民警跟她没有距离感,遇到困惑都愿意找蒋晓娟倾诉。为了准确做好基层民警的思想工作,蒋晓娟特意研读了心理学,并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最近几年,局里的工作有所调整,把消防工作交给了她,于是她又下苦功夫学习消防知识。她说,不怕不懂,就怕不学,我始终把自己放在普通民警的位置上,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作为公安局副政委,蒋晓娟干的是否称职?我私下跟江油市公安局的几位干警打探,没想到她在干警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对她的评价众口一致:人好,做事努力认真,跟下面的民警能交心,大家都很信任她。
我问蒋晓娟:“那些娃娃现在都上学了吧?你跟他们还有联系吗?”
蒋晓娟说:“一直联系呢。牟瑶瑶、杨世斌、陈星辰……逢年过节都要通电话,一年能见好几次,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初五,是我们约定的时间,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从乡下到我家聚会,特热闹。”
“他们称呼你什么?”
“蒋妈妈,喊的可亲了。”蒋晓娟说着,一脸幸福感。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蒋晓娟执意要带我去一家小店,品味江油小吃烧肥肠。“衣老师,你第一次到江油,一定要品尝一下。”我看她说的那么恳切,就答应了。其实平时我是不吃肥肠的。
江油烧肥肠的做法,有点像我们北方的羊肉汤,只是里面放了很多辣子。吃饭时,蒋晓娟看我喜欢吃一种辣椒酱,就跟我要地址,说她特会做这种辣椒酱,回家做一些给我寄到北京去。我心里一热,突然觉得跟她没有任何距离感,她就是自己的姐妹或是身边热心的邻居。我知道她平时很忙,不敢麻烦她,忙婉拒了。
辞别蒋晓娟,在去往广元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蒋晓娟不应该获得那么高的荣誉?甚至冒出许多酸溜溜的言语?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抗日伤员的故事,成为鼓舞中华民族的“红嫂精神”,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惊世骇俗之绝唱,那么蒋晓娟在我们民族遭受那么大劫难的时候,能够撩起衣襟哺乳灾区那些哭泣的婴儿,这种世间大爱,不应该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乐章吗?
毫无疑问,汶川“警察妈妈”蒋晓娟的大爱精神,是沂蒙“红嫂精神”的延续。有了蒋晓娟,十年前的那场汶川大地震,就多了一种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