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陈建功主席的评论

(2008-09-14 10:4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谈创作谈

献给普通人的生命赞歌

——读衣向东《震区警察的记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代文学馆馆长:

 

5·12大地震过去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期间,听到和看到的灾区普通人的事迹不计其数,我无数次震撼过,感动过。其中,人民警察的感人事迹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完衣向东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震区警察的记忆》后,我的心潮又一次涌动起来,作品的每一个章节都催人泪下。我也可以想象作家洒泪挥毫的身影。

真情和真实是这本书的第一大特色。这部书没有许多反映抗震救灾作品那样恢宏的构思,也说不上有什么磅礴的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图景,甚至连惊心动魄的场面都很少见到。作者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个小人物在大地震中不平凡的事迹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刻意的拔高和渲染,也没有过多的感叹和抒发,作家似乎只是充当了一个摄影师,用自己那双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捕捉,然后再把真实的灾区和灾区的真实呈现给我们。作家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他通过普通警察的内心世界,去展示那些瞬间绽放的人性中的真、善、美,去开掘最恶劣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爱。比如:一位北川女孩的梦想、活着的北川、祝你生日快乐、好孩子不哭、他把第一份死亡证明开给了儿子、废墟中一本记录爱情的相册……等等,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小事,恰从细微之处展现出普通警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以及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

衣向东是一位创作成绩突出的小说家,他创作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见长。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显示了作家一如既往的风格,作品在细节的把握上非常到位,他把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感人的细节精心打磨成珍珠,再用感情为线把这些珍珠串联成了瑰丽的项链。缀连在这条项链上的每一个警察、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素常生活里所难以想象的:面对着倒塌的楼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女埋在里面,却要擦干眼泪去救别人的孩子;守着一座死去的空城,呼吸着难闻的腐尸味,一方面时刻处于危险中,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劝说返回家园的灾民撤离;在地动山摇的时候,带领惊惶失措的灾民冒着像雨一样落下来的石块寻找安全地带……所有的考验都从灾难来临的时刻开始,中华民族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通过一个个普通警察的故事片断,汇集成感天动地的英雄礼赞。作品以小见大,以真实震撼人,真正显示出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的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当大灾难过去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来读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仍觉亲切而倍受感动。

衣向东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艺战士。由于有过24年当兵的经历,他对战士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也由于有当过武警的经历,作家对警察同样怀着深厚的情谊,在这篇报告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23天的时间,走了重灾区中的近30个乡镇,很多地方至今还很危险。一路上,作者经历了无数次余震和险情,甚至有几次是冒着生命危险,很多个晚上就睡在路边,很多个晚上就跟当地警察挤在一个帐篷里,经常吃不上饭,却始终没有停止采访的脚步。比如,作者在都江堰古堰景区的二王庙实地采访的时候,突遇余震,残壁断垣之上的瓦砾哗啦啦垮塌下来……那种情形下,作者都没有退缩。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对人民警察的热爱,没有亲临一线采访的经历,就不可能写出这样感人而又有震撼力的作品。衣向东是在用脚去丈量受灾受难的土地,是在用心去感受国难,感受人民的伤痛,也是在用最真挚的情感,去理解那些坚持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警察兄弟。他在残垣断壁中记录下的真实声音,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他在一线采访到的一个个警察,是我们时代的楷模。读这部报告文学的时候,我们在认识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民警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作家的身影。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警察的记忆,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是一本可以保留下来反复捧读的好作品。在感动之余,我谨向战斗在抗震一线的民警致以深深的敬意,向那些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人民,致以深深的敬意!

 

[此书9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