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谈创作谈 |
我自创的几个小说名词解释
我想把自己悟出来的几个关键词写出来,供朋友们一笑。这几个词都是我自己这么叫的,说不出太多道理,请勿推广传播。
小说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许多自以为聪明的评论家,谈起小说来满嘴理论,能从古到今、国内国外的文学流派一一数来,但就是自己写不成小说。当然也有评论家写小说,但能让读者看下去的实在不多。
所以我很少去读评论家的东西。我倒是喜欢去读一些作家的点评,好的作家评论作品,总会有一两句话是发自内心的,是他得心应手的法宝,是他从实践中悟出来的真经。而且,作家评论作品,花里胡哨的东西少,一眼就能找到作品的死穴。
小说家没有理论,有的就是悟出来的经验,或者说感觉。
1、
一部小说像任何一种事物一样,是有面孔的。小说用什么面孔跟读者见面,很重要。小说的面孔有两方面,一是外表,而是内在的。外表就是小说的外貌,是小说采用的叙述方式。叙述方式得当,可以让读者很容易进入阅读状态。内在的是指小说要表达的立场,或者说小说中人物对事件的认识。
2、
小说的流速是指小说推进的速度,就像一条河流一样,进入宽阔平坦处,河水从容不迫地流淌着,进入狭窄河床,水流加速,而在陡峭处,则是飞流千尺。小说也是一样,写到宽阔厚实处,一定要慢慢来,不能焦急,到了一笔带过的地方,又不能拖拖沓沓。许多刚开始写作的人,经常由着性子来,写到自己高兴的地方,洋洋万把字打不住,到了该拉开架子仔细写的时候,却三言两语就结束了。
3、
所谓小说的空间,是指小说人物活动的场地和背景。写小说一定事先要给小说人物找到活动空间,比如你的家乡,或是某单位,某座城市的特定街道等等,总之要是你熟悉的地方。这样在写作的时候,你把人物就放在特定的空间中去生长,写起来才得心应手。通常一些新手,写了半天,自己都不知道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场所在哪里,人物没有根,就没有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也就没有内涵。
4、
打个比如,小说就像一个粽子,要表达的馅儿包在当中,要一层一层剥开粽叶才能吃。剥粽叶要有次序,不能胡乱拽。小说就是这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层次一定要分明。小说的层次也是两方面,一个是纵向的层次,一个是平面层次。纵向是从头到尾线条的层次,平面的是小说某一个场面的层次。
后面:小说的气味、小说的色泽,等等,就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