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茫茫秦岭中的余音回荡

(2022-09-18 12:25:12)
标签:

文化

陕西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茫茫秦岭中的余音回荡
——读方英文长篇小说《群山绝响》
                  李西岐
客居西安十多年间,我与方英文先生只有一面之缘,是几年前在长安大学举办的一位女作者新作研讨会上,他留给我的初步印象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是学者型的作家。那天晚餐交杯换盏期间,顺便加了微信,后来偶然在陕报社大门口远远看见他正和一位年轻女士说话,知趣停步,不好前去打招呼。
方英文的微信里,几乎每天可以游览到他的书法小品,足以证明他对书法情有独钟,每每有独到之论述,言辞中多有嬉戏之句,却蕴含书道之内涵。    茫茫秦岭中的余音回荡

正如此前有人戏言,在陕西作家群里,人们只记得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人,言下之意,其余的作家即使再努力,也只能被“三座大山”遮蔽了名声。想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眼下这个碎片式的读图时代,都市中的人忙得鬼吹火,浮躁得像发情的驴子,有几个人能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虽然人人手机不离手,看得内容大多是扯淡的鸡汤抑或搞笑的视频罢了。
前几个月,我叫女儿从网上购买了方英文的长篇小说《后花园》《群山绝响》和散文集《霜天自在》,加上以前读过的《风月年少》,坚持每天晚上读半个多小时,最近终于读完了,似乎对方英文及其作品有了些许了解。
读完方英文最新的长篇小说《群山绝响》,脑子里竟然一时无法平静,有了言说的冲动。未料想,这么重大的题材在他手里,举重若轻,只用毛笔轻轻的一划拉,那个时代的烙印,便清晰深刻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诸位知道,特殊年代的写作题材,要么是“伤痕”,涕泪长流;要么是“歌颂”,声嘶力竭。方英文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如此这般地出手不凡,令我非常感动与佩服。倘若缺乏这样近似工笔般的深情描写,使得我们的后辈儿孙,并不会知道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英文在《群山绝响》里,以极其冷静地平和心态与静水深流的白描笔法一一展示了1976年的特殊时代。生于书香门第的主人公元婴为上高中,元家老小几乎是费尽周折。元婴的母亲将积攒的肉票取出并权衡利弊,分别送给各位掌管权柄之人。当然,结局还是元家的背景灰暗,让一个叫万水贵的人顶替上了高中。谁料几个月后,那个顶替的人竟然溺亡(因为能上学皆因父子合谋获取),元婴终于插班踏进了高中大门。家学的遗传以及天资聪慧,使得元婴在同学中脱颖而出,深受爱才的简书记欣赏,他竟然在上学中谋得了汉叔镇邮局的差事,却引得他人嫉妒并张贴大字报揭发其“罪行”,最终被劝其退学了之。
方英文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在他的记忆里,少年时贫瘠的生活,山依然是那么挺拔秀丽,水依然是那么洁净清澈,鸟儿依然是那么清脆鸣唱••••••我不知道,元尚婴身上是否有方英文的人生影子抑或经历?我却知道,我也是“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时被推荐上岐山蔡家坡高中的第一届(1970)学生,那时候,十个初中生中才能录取一个人,要比现在考大学难度大多了。人生最美之阶段则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无论贫寒,无论富裕,大多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当我读到元婴在学校学习、劳动、勤工俭学等活动的详细描写,眼前又浮现出起五十多年前的点点滴滴。《群山绝响》的不同凡响之处,正是用纪实且抒情的笔调逼真地还原了这一阶段。
方英文的记忆是明晰精确的,在他的笔下,生产队里的劳作一年四季环环相叠,田间地头的男女嬉戏与苦中作乐,劳动工分的分配预决算丝丝入扣,甚至精细到比县志还要准确的第一手史料。那时节的儿歌里唱道“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是那个时代优良品质的体现。若是在今天的孩子看来,简直就是笑话一枚,菜贩子都不收一角钱的,再甭说一分钱了。当然,那时候,三分钱可是要难倒五尺大汉的。如同后世学人从《金瓶梅》中研读明代社会经济史,《群山绝响》理所应当成为后辈学者研读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社会学与经济史的真材实料。
方英文是才气逼人的著名作家,他在字里行间展现出的细节描写令人折服,他不动声色地诙谐幽默,令我拍案叫绝。在我看来,一部成功的小说,作者要深潜其里隐身其中,平铺直叙也好,诗意昂扬也罢,最忌讳大段大段地说教,总怕读者读不懂抑或不理解似的自我陶醉。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方英文的聪慧与高明恰恰表现在这里,他只做那个本本分分的“人类历史的记录员”,在我眼里,《群山绝响》是胜过那些这奖那奖所谓名著的。
常听人说,方英文先生活得潇洒通透,文笔风流倜傥。看过《群山绝响》 和《后花园》之后,便在心里愈加认同了以上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