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破车
——《周原笔记》笔记之五
李西岐
半年时间过得飞快,《大周原》也刚好写过了前三十章,15万多字,大约少一半。
我每日里在电脑上,几乎要趴七八个小时,老牛拉破车一般,才能写上一、二千多字。
对于三千年前的西周而言,文献、文字资料实在是少的可怜。一个曾经朝气蓬勃的时代,却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记载,既是令孔子做梦总要梦见的周公,历史上记载的资料也只有区区千把字。对于小说家而言,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
故事、语言和情节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假如要创作现代小说,鲜活的生活就是说也说不完的故事,聪明一点的作者,只要稍微加工,便可万事大吉矣。首先,历史小说故事中的各种创作要素,选择往往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就穿越了。而这样的瑕疵,是尽量要避免的。否则,历史学家的大棒会将作者揍得满地找牙的。其次,语言更是一个问题,文白参半既是特色,亦是短处。譬如,有些成语就要注意它的出处,如果运用不当,将会贻笑大方。再次,细节描写则是显示作者笔下功夫是否到位的标志之一,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的细节,是历史小说最好的补充。
所以,我在《大周原》的创作中,心无旁骛,但却如履薄冰,甚至是有点诚惶诚恐。
鼓足干劲。这样的苦日子接着还得往下熬,慢慢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