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访李汝珍纪念馆

(2013-01-17 10:59:20)
标签:

之用

男女平等

后来者

漫画

杂谈

分类: 游记
  拜访李汝珍纪念馆
            李西岐
    2012年10月中旬,应陆衡老师之约,从苏州一路奔波,来到连云港海州区板浦镇,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车停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前,走下车来,李汝珍纪念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我心里忽然豁亮了,原来这就是《镜花缘》作者的故居啊。接待我们的该馆馆长杨光玉正是陆老师的学生,人极热情厚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李汝珍纪念馆。在李汝珍紀念館
    据杨馆长介绍,李汝珍纪念馆建成于1992年,坐落在海州区板浦镇东大街,占地1500平方米。纪念馆采用仿古建筑形式,由新建的门厅、主展厅和修葺一新的故居组成,小巧玲珑、古色古香。馆内正堂塑有李汝珍半身雕像,大厅陈列厨内展出了中外多种文字的《镜花缘》版本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研究资料。一面翠竹掩映的围墙上刻有“水月镜天”四字,不由得令人联想起书中描写的情景和寓意。李汝珍在板浦生活了30多年,是他的第二故乡,可以说他的文学梦就是在这方土地上完成的。
    一座不太起眼的苏北小镇,因为接纳了一位手无缚鸡之力才华横溢的外乡文人,不经意间却使它的形象凸然高大起来,从而使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后来者不得不向它仰视。我心里默默地想,这不知是李汝珍的幸运,还是板浦镇的幸运?哦,这何尝不是双赢的最佳结局呢。拜访李汝珍纪念馆
     李汝珍(1763?-1830?),字松石,清代小说家,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代表作,他呕心沥血,几乎花费10年时间才完成了这一杰作。小说内容庞杂,涉猎的知识面广阔宽泛,在这部洋洋大观的书中,他热情的颂扬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李汝珍梦想中企图建立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而且女子的智慧、才能都要优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从这里反映出他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巾帼不让须眉,诚然,“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艺术化的独创。

    李汝珍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无情的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作品以内外对照的手法揭露这些假斯文的酸腐臭气,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儒林的丑态,作者还以漫画的手法,嘲讽和批判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和事。

    《镜花缘》借鉴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他的的再创造,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稍显不足的是,小说刻画人物的典型人物性格较为逊色,众多才女的个性不够鲜明,尤其后半部偏重于知识的炫耀,有蛇足之嫌。所以,鲁迅说“则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

            在李汝珍紀念館

            陆老师为海州区美协陈主席题词:“美在海州” ——大才槃槃,大笔如椽! 拜访李汝珍纪念馆
         在陆老师的鼓励下,我也献丑写了几幅字,大瓠之用,留作纪念。
         在李汝珍紀念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幅书法
后一篇:文学的衰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