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孙亚斐“做人不要李西岐”说事
李西岐
自从有了微博这玩意儿,真好!虽然笔者的“围脖”变不成经典语录,但是乐呵乐呵还是挺好的。
甘肃作家雪谟把他的新作中的经典语录发到微博上,我也东施效颦,把《金城关》中自己认为比较耐读的语录也发到了微博上,受到不少好朋友的赞誉。我只要有时间上网,无论对博客还是微博,只要有人批评,抱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一般都要回复感谢。
前几天发了一条微博——“现在当官的,哪个不是吃官饭,放私骆驼?” ——《金城关》选粹
这是一句特有趣的兰州方言,字面的意思明白无误,不用多解释。《金城关》写到主人公黄一鸣求人办事屡遭失败,这是他发牢骚时说的一句话。
文责自负。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句方言,却引来了连续不断地质疑、挖苦,甚至是人身攻击:
孙亚斐 有能耐别说风凉话(3月27日 07:37)
我看后笑了,回复@孙亚斐:呵呵!你也是个当官的吧?(3月27日 08:45)
孙亚斐 回复@李西岐:一名记者,我的领导就不是你说的这样,我到时觉得你想当领导没当上,于是发此感慨。(3月28日
01:38)
显然,我依然在开玩笑,但是心里有点不太高兴,回复@孙亚斐:哈哈。二十年前我就是领导了!看来你话说(还是)年轻,没经过多少事啊!这句话只是小说里的一句话。我倒觉得你拿这句话说事,只能证明你浅薄!(3月28日
07:27)
我开始想,这个不学无术的孙亚斐是哪里的记者啊?这样的水平顶多就是个街头小报的娱记吧。我顺着他的微博看过去,他自我标榜是兰州日报的记者。
我还是不太相信,现在冒充记者的骗子太多了!莫非这个叫孙亚斐的是一个骗子?!
我心里有气,但还是自己劝自己,等一等再看他还能说啥?这天早上,我在张掖路的报栏里《兰州日报》版面上留心了一下,果然看到孙亚斐的大名,心里想,如果不是重名,这还真是一位兰州新闻界的记者。
我有点心软了,大家都在一个城市里待着,报社里上上下下有很多朋友,别为几句孩子气的留言就大动肝火,没什么必要嘛。
《兰州晚报》两个多月连载拙作《金城关》,笔者前面刚写完一篇博文,粗略地回顾了与晚报诸位老师的友谊。我想就这样吧,咱也是五零后,何必跟一个八零后计较呢。况且,我跟省市新闻界的朋友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年轻人说话没高没低,连上帝都会原谅的。尽管我又看到孙亚斐发了一条带人身攻击的新微博:做人不要李西岐。3月28日
07:25 来自WM客户端
我有点郁闷,实在不理解的是,这个孙亚斐到底要干什么?我不是什么大作家,只是一个写作者而已,我没吃过你家的饭?根本就不认识你?没完没了,有什么意思?哎,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还没出大名呢,怎么麻烦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来了啊?!干脆不理他就得了!
没想到的是,今天本来省电视台要拍我的专题片,我要准备一些资料,一大早打开电脑,又看到下面的回复。
孙亚斐 回复 @李西岐:呵呵,我是没有你经历多,但我不会像你这样说风凉话,你二十年前估计也不是什么多大的领导,你写的东西也估计跟别的作家比恐怕也是肤浅的东西,对你同情中。(3月29日
09:18)
我决定要反击了。
回复@孙亚斐:我多年来在兰州新闻界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记者?你既然没完没了,等我这几天忙罢了。我想会会你,等待你大记者的教诲!(今天
08:29)
毕竟,我血液里流淌着秦人勇往直前的方刚血性;毕竟;我还是有过二十年军旅生涯残存的“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血勇正气;毕竟,我骨子里积攒着文人怕软不怕硬的铮铮骨气;毕竟,我不愿意忍受一个无良缺乏教养所谓的“记者”的小年轻人的人身攻击!
几天来,我一直反复在想,拿一本长篇小说中的一句话说事,这个孙亚斐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当然,如今在网络上采取泼妇骂街似地攻击作家,不是新闻。况且,我不是名人啊,你没事找事,有意思吗?这样狗扯连环,不是浅薄又是什么?而且,这样的人潜伏在一个党报社里,真的是如他所自我标榜,就是他的领导的乖巧的下属?依我多年来的人生经历来看,实际上这样口是心非的人,往往是“余则成”第二。
说句实在话,我这人性格比较绵,不太喜欢跟人抵斗,从来不反对也欢迎读者朋友对拙作提出批评。我在《金城关》连载期间发到博客里的书稿,有匿名读者发出很难听的批评意见,我一律保留,从来不删除,还准备以后统统收在《众说纷纭<金城关>》里。
我希望兰州新闻界的朋友看到我这篇博文,也拿孙亚斐说说事儿。
同时,我将保持进一步自卫反击的权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