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教科书里选中的三个中国人

(2010-05-07 08:28:38)
标签:

上榜理由

历史人物

教科书

美国人

杨玉环

美国教科书里选中的三个中国人

李西岐

我虽然勉强也算作个读书人,由于刚上初中就遇上了“文g”,好比茁壮成长的禾苗遭遇了沙尘暴,打击自然是毁灭性的。父亲当年在西安工业学院工作,他对我的最大期望则是成为一个工程师。我记不清自己是怎样开始喜欢读书的,反正那时总是“手不释卷”的,煤油灯下在读书,钻到被窝在读书,甚至推着磨子也在读书。高中毕业当兵离开家时,背包里装的是一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是表姐的课本。我在部队非常紧张地学习训练之余,没事就是翻阅这四本著作。后来,随着少数名著古籍的恢复刊行,我阅读的内容相对地宽泛了许多,在别人打扑克、下棋和谝闲传的空隙,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以至于得了“书虫”的雅号。读书对我而言,始终是快乐的,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只要能找到书,我必然会认真的去读,几年中稀里糊涂的读了不少书。后来看到别人不断地写文章,甚至发表文章还和评定职务挂钩。我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开始了我的写作,一直坚持写下来,出版了几本书。

我读的书主要以文学和历史书为多,对中国的历史人物比较熟悉,而且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些看法大都散布在我的文字里。我毕竟读西人的书有限,近来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人物的看法,读后甚觉有趣。

中国文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壮大,亦逐渐地在世界各地盛行开来。曾经傲慢的美国人也不例外,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国历史人物自然会反映其中。我们做个假设,让中国人推荐应该有哪三个人该获选?结论虽然有可能五花八门,但一般跳不出以下几个圈子:帝王将相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类;文化名人如孔子抑或屈原类;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分别昭示中国政治的强大,文化源远流长,对外不屈不挠等意思。但美国人不这样看,他们的选择有点出乎我们意料。你能想到这些人物会是谁呢?

第一个被选中的人物是陶渊明,上榜理由:过上流生活,出污泥而不染。

麦基《世界社会的历史》中的解释颇有代表性:“他不是一般的中国农民,他跟士大夫阶层的人士保持着紧密联系,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样简单的田园生活很满足,甚至把这种生活美化成世外桃源。”作者希望学生从中领略到陶渊明与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气息下的特性独立,即注重的不是学识,而是出身和门第。绝不与门不当、户不对的人通婚。他们自命为社会精英,在自己庞大的庄园里,聚会、喝酒、行乐、吟诗……“陶渊明就是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寻求超脱与自然。”

他们选中的第二个人物是杨玉环。上榜理由:浪漫

斯特恩斯在他的《世界文明》中提到了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这部教科书用了整整两页的篇幅讲述杨玉环的故事,还配了一幅“贵妃行乐图”,渲染她的富丽堂皇和婀娜多姿。这部教科书讲述完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浪漫史”后指出,他们的感情属于是“最著名的,也是最不幸的”。这个人物的选择,纯粹是考虑到青年学子的口味。作者对杨玉环爱情故事的渲染,除了美国人对爱情的重视,不乏迎合、媚俗的考虑在里头。但浓浓的生活气息颇让人感动,显现出教科书的温馨和人情味。

被选中的第三个人物是李自成。上榜理由:暴力夺权的改变不了旧的为政方式,要引以为戒。

布利耶特所著《地球和居住其间的人民》介绍到李自成时写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成功只是短暂的。明朝将领吴三桂相信,跟李自成那样没有文化而暴力倾向很强的人在一起,很难共事。他就和满族结成了联盟。吴还可能因为李抢走了他的爱妾而心怀愤怒。”“一年以后,李死了。死因要么是自杀,要么是因为偷吃了农民的粮食而被活活打死。”可见,美国人所关注的,并非谁来当皇帝的问题,关键在于某种社会形态是否产生了本质改变。他们认为,倘若李自成获胜,不过是牌桌上换了一个庄家,玩法没有任何变化。

      我想,即使中国的读者选择了这三位,得出的结论恐怕也是与美国人有差异的。就像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对于历史人物,不同的国家的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也是正常的。那么。从这一点来说,抽空读一读西人的书,就是我下一步的计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