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流水账及其他
李西岐
新浪的复制功能不知怎么就失效了,所以笔者存放的文稿没法往博客上转载了。
笔者一般三天上一篇博文,从昨天就没法继续下去了。
笔者是个情绪化的码字者,有时一天可以写几篇,有时几天一个字也不写。就像农人不下地,心里没着没落一般,笔者亦是闲不下的。闲不下,自己找活儿,写写毛笔字,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人画(这多少有点自我吹嘘的意思),打发时光,自娱自乐罢了。
所谓文学博客嘛,毕竟还是要有点文学意味的,假如记流水账,那就名不副实了啊。以前没开博客时,我非常敌视网络这个玩意儿,误以为是玩物丧志。后来在女儿的劝导下,亦上网了。
开始不会打字,只好买了一个写字板,慢慢地写,慢慢地练,后来竟然学会打字了,熟能生巧哦。对别人而言,毛毛雨啦;对我而言,那可就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前有网友要和我聊天,可惜我不会操持这玩意儿,只能望网兴叹。
有了博客,便有了责任,更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我这两年写作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当然原本就是闲人,不干这事儿还真没事儿干),除了约稿,我趁着身体、思维、记忆力还可以,多写一些东西吧。至于能流传下去多少,先不管他了。稀稀拉拉的读了大半辈子书,况且作为心得体会总会是可以的吧。
网络是一个大世界。虽然是虚拟的、虚幻的,甚至是云遮雾罩的。但是,它毕竟是存在于活泼泼的人群里。网友大多数是网名,有的怪异,有的飘渺,有的文气,有的韵长;少部分是真名实姓,这部分以书法家、画家、作家为主,可能有宣传的想法,免费为自个广而告之,何乐而不为呢?娱乐界的哥们姐们,为了出名,为了出人头地,有时连最起码的尊严都不要了,甚至连人的脸面都不顾了。这样长期下去的话,必将挑战国人传统的道德底线,不堪设想。这又有点杞人忧天,吃自家的饭,操别人家的事嘛。没劲!
码字的人中间这些年也出了些异类,如“下身”写作之类的,招摇过市,叫好的还真不少。
事情总有两方面:网络确实带来了诸多方便,查个资料(当然有些资料是注了水的),方便极了;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网络上真是有不少高人的,他(她)们的文稿中常常有令笔者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更为可喜的是,笔者在网络上结识了不少的朋友,有点甚至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现代社会普遍的是老死不相往来,端的又有了网络这么个玩意儿,一下子把人们冷漠的心灵逐渐地拉近了。
可喜可贺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