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故里”之争——是安陆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2009-10-22 09:10:51)
标签:

故里

碎叶

毛子

圣旨

李白

安陆

文化

分类: 杂谈随笔
    

感谢新浪将此文刊登《每日文化博文》首页!

   李白故里”之争——是安陆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李西岐
   李白故里”之争愈演愈烈,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急红了脸,差一点捋袖子挥拳头打架了。
    李白故里以前是哪里,没人会在意的。
    如予辈者,读李诗时,关注的是雄奇豪放、意象磅礴的诗意,并非故里。况且,诗人几乎一生都在路上,享受大自然风景的同时,亦留下了不朽的光辉诗篇。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优美的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故里”是哪里?我们老李家这位先哲,自己嘴里有时也在舑蛋蛋子(兰州方言:比喻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之意)。
    且听下面分解,到底能不能说清楚,看官您自己想吧!
 
    李白自己在一首诗中写到“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诗中的陇西人指的是李白的祖籍,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秦安东抑或静宁南,其祖先在汉代时是防守边疆的将领,有些学者以此句认为李白是“飞将军”李广的第25代孙,属于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的后代,李白生前也确实承认其远祖是李广。
     李白究竟出生在什么地方,学术界历来的说法都不一致。有人说他生于中亚碎叶,有人说他生于四川,有人说他生于今新疆库尔勒焉耆自治县一带,还有人说他生于长安。在这些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即中亚碎叶和四川江油。李白出生在四川之说的一方主要有李阳冰和魏颢,他们分别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和《李翰林集序》中声称李白于唐中宗神龙初年(公元705年左右)出生于四川。这二人都与李白有密切的关系,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并在李白去世前接受嘱托整理遗作,他所记述之事也许就是李白口授之语。而魏颢一直是李白的崇拜者,李白对他也非常信任。按理说他们提供的应该是第一手资料,值得信赖,但这个说法却与李白本人的说法存在矛盾。李白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说:“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这个自荐表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也就是公元757年,据此推算,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武周时期的大足元年,也就是公元701年,到神龙年间李白已经五岁了,这就与李阳冰、魏颢的说法出现了矛盾。可见,李白出生于四川的观点并不是那么靠得住。至于李白出生碎叶一说,主要证据来自中唐文人范传正,他非常崇拜李白,给李白重新整修墓碑,撰写《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碑文曰:“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值得一提的是,范传正的碑文是在见到了李白儿子伯禽的亲笔记录之后而作,而作为李白最亲的人,伯禽不太可能随意编造自己父亲的出生地,李白出生于碎叶这种说法更可靠一些。学术界现在一般都比较认同,李白出生在唐代安西都护府所管辖的碎叶城,这个碎叶城现在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而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现在那地方还有一个碎叶城遗址。
    一个人不能说清楚自己的出生地,这在后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李白又是聪明绝顶的人,难道心里就是一本糊涂账?李白始终不能向世人解释清楚他的出生问题,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但我们从他的诗里面可以看出,其实李白对不能证明自己的真实出身是有怨言而又无可奈何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你看人家的燕家是多么看重自己的故里呀,但为什么我李白连自己从哪里来的都不能向世人说明白?“含光混世贵无名”——我一腹才华(含光)在这里混世,虽说我荣华尊贵,但也是无名呀,郁闷啊郁闷!于是,他只好寄情于杯中酒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酒喝醉了是痛快,酒醒来心里又惆怅了——“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关外的地方怎么啦?是咱们大唐的地界嘛!让我晚上做梦梦故乡——“天长路远魂飞苦”呀,纵使如此,梦魂也到不了关山。你看,就像今天进城的农裔一样,尽管嘴里说的仍然是醋溜的普通话,他和当年的李白一样,死不承认自己就是关外或乡下的人。 
    李白的出身,自己竟然说不明白,一定是有他的苦衷,“应写黄庭换白鹅”,简直是颠倒是非,本来是“黄庭”,偏偏却写成了“白鹅”,正如我的出身一样,偏偏要把我写成是另外一个对我来说完成陌生的地方的人。但他们这样写了,我却又有口不能辩,“朝避猛虎”,在朝廷上,我必须要象避猛虎一样防着那些人,我怎么敢说呢,我又能说些什么呢? 
    我们似乎有点明白了,原来李白的出身在史书上,一直是以一种错误的形式记载着,实在是有原因,而且还是十分重大的原因,李白自己不能表白,后来的史官也没有更正。 
    能够这样把一个错误以正确的形式千古传下来,除了当时的皇帝还有谁呢?据野史记载,李白第一次面君时刚好一个关外的胡人使者也在朝见皇帝。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推测,李白当时出色的诗才一下子把胡人的嚣张气焰打压了下去,皇帝十分的高兴,于是龙笔一挥,一道对李白进行嘉奖的圣旨完成,皇帝写完后把笔一扔,抬眼看到胡人使者正灰溜溜地退出去,一时兴起,把写好的圣旨一卷,扔给旁边的人,“公示天下吧。”然后一脚踢翻案几,回后宫睡觉去了。 谁知道皇帝一时笔误,再加上一整天都在跟着胡人干仗,在给李白写奖赏的圣旨时把脑袋里想的都写到了圣旨里,李白一时也就成了胡人。当时负责张贴文榜的人亦不知道李白何许人也,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长安城就贴满了胡人李白诗才惊退胡人使者的榜文。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皇上昨晚写错了,但皇上是今口玉言,说出了的不能更改的呀,大家只好将错就错,史官记载的时候就以当时皇帝的圣旨为准,李白自己也有口不能辩,李白也就从此而成了一个胡人了......
   李白的出身,按照历史的记载,是出身于中亚碎叶的地方,就是胡人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是在现在中国的境外。史称李白是自屈原以来最伟大的诗人,说了老半天还不是“中国”人,无论谁似乎都不怎么愿意接受这样一种结果。中国历史上,汉人一直跟胡人打斗,胡人的形象当然不怎么样。李白怎么能咽下这口恶气呢?当然他还是我们老李家的名人,我打死也不愿意相信的。
关于李白出身的历史记载,一直以来,都是以谬传谬,以至于到后来,渐渐连李白的真实出身也被别人淡忘了,很少有人再去考究。
其实在李白的诗词中,一直以来,都在若隐若现地向我们在透露着他出生地方的信息。
   “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李白居住的地方,应该是一个离临洮才几日路程的地方,那时候,需要走上几个月才可以到达的番外怎么可能是李白的故乡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小时候应该居住于一个周围都是高山环绕的世外桃源,生活环境环境倒是不错的嘛。以至于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表露出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无疑是居住于黄河边上,他抬眼看着滔滔黄河水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多么雄伟!然后他回过头来看一眼屋里慈祥的母亲,她正在对着镜子梳头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这时是多么的感慨啊。顺便多说一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有人以此说李白是屠夫,那就望文生义了。
    这里明明白白告诉人们一个信息—— 李白的故里在甘肃,也就是今天的陇山以西——天水的秦安和平凉的静宁,与今天的行政区域陇西无关。当然,甘肃人老实本分,从来没想起来要争李白故里,只能眼睁睁没心没肺的袖手旁观看热闹了!
    李白的故里似乎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今天的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这在他的诗歌里面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佐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至少可以说明李白小时候是居住在水边的吧?“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李白十六岁离家出走的时候,经过了瞿塘滟□堆,他吟出来了。“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四句写得更加直白,把他自己居住于什么地方都明明白白说出来了,按照上面的推断,李白似乎是居住于四川境内长江岸边一带。而且应该是重庆以下,这就与湖北安陆有关联了,水急滩险山高的地方——“巴水急如箭,巴船去欲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你看李白准备出门,他的夫人含情脉脉站在家门口叮咛着,大概是不要多喝酒之类的关切话儿。
    打住——“李白故里”之争,湖北安陆是胜利者,且不论打官司谁输谁赢,安陆已经是棋高一着了。李白故里自古到今就是一笔糊涂账,今人如何说得清?哪个法官又能判得明?以笔者看来这却是安陆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附:
“李白故里”之争:安陆江油互不服气将打官司?
2009年10月21日 08:48新华网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今年8月,一则湖北安陆市形象推荐广告,引起了另一“李白故里”四川江油的高度关注。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批复,宣传片属于正当使用行为,一度停播的宣传片也恢复播出。对此,江油方面表示不服,称若得不到满意答复,将状告湖北安陆和国家工商总局。

城市宣传片引争议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8月中旬起,这条广告词频频出现在安陆市宣传片中,引起一些江油网友的不满。

原来,早在2003年,江油已将“李白故里”注册成为中国首个城市旅游商标,网友们据此认定安陆的广告词侵权,不仅贴出李白在江油出生的历史、商标申请的经过,还要求江油市出面维权。

8月21日下午,江油市委宣传部分别向有关方面发函,要求停播宣传片。江油重申“李白故里”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并表示,若安陆继续播放宣传片就是侵权,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由于江油是“李白故里”注册商标的拥有者,电视台随即停播了这则有争议的广告,安陆市也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关于“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是否侵犯“李白故里”商标专用权问题的请示》。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批复指出,“安陆市作为李白曾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宣传片,是对客观事实的正常叙述和说明,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的正当使用行为。”此后不久,带有“李白故里”提法的湖北安陆宣传片也恢复播出。

对于宣传片的恢复播出,江油方面表示不服,并向媒体透露,不排除状告国家工商总局的可能;安陆方面也回应:如果江油坚持打官司,安陆不排除反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