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2009-07-04 09:52:26)
标签:

书法

章草

今草

书体

王世镗

甘肃

文化

            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李西岐

    日前,陕西、甘肃书法联展在甘肃美术馆举办,笔者欣然前去观摩学习,感触很多。陕西是文化大省,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两省毗邻,但是多年来这样的文化交流似乎并不太多。应该说,这次书法交流,基本上展示了两省书法的最高水平,可喜可贺。

    笔者临习章草多年,除欣赏其他书体外,对展览中的章草格外留心,总的感觉是,陕西的楷、行草书水平较高,甘肃的篆、章草相当而言,水平也不差。以下是陕西书法家的两幅章草作品。

           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章草是一种隶书的草写。它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出来的新书体。西汉元帝时史游通过整理后编写了《急就章》,使这一新书体规律化,这就有了章草书的体的范本。章草的书体特点是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纽结纠缠。它的笔画特点圆转如篆,点捺如隶。一字之内笔画间有牵丝萦带、缠绵连接,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有些横画往往与成隶书捺脚状向右上方重笔挑出,纯似隶书收笔。以下是甘肃书家的章草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章草书法特点是,省掉隶书的蚕头却保留了雁尾,这雁尾的重笔挑出,对快速写下字是不太方便的,因此章草的地位被今草所取代,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但在今草中,体现了对章草的继承关系也多而明显。书家王世镗曾说:初学宜章,既成宜今。又说:习今而不知章,是无规矩而求方圆,未见其可也。《书学概论》也说:倘徒以今草是尚而昧于章草,等于学帖而无碑,其卑俗浮滑自不待言。由此可见学今草必先学章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章草是很具文人气的一种书体。清段玉裁说:“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曰‘今草’”。章草具有高古、浑穆的气象,发展到隋唐,已逐渐退出书坛,几成绝响。章草在中国书法发展的过程中是极具品位的一种书体,文人书家最为向往学习之。历代以来,传世的书家章草作品有:汉魏时的史游、皇象所作《急就篇》,索靖的《出师颂》,陆机的《平复帖》。相传汉章帝、蔡琰、张芝、曹植、司马懿、王羲之、王献之都擅书章草,但作品真正传世寥寥无几。元代赵孟提倡书法复古运动以后,将章草作为草书的源流,得到不少书家的青睐。元代邓文原、明代宋克都是章草大家。到了晚清和民国时代,章草再度被文人书家所重,出现章草复兴的迹象,其代表人 物有沈曾植、王世镗、马一浮、王荣年、王蘧常、郑诵先、高二适等。 批章草书法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精通文史,擅长诗词,均可称“国学大师 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观摩陕西、甘肃书法联展

   以上是笔者的几幅章草习作,敬请方家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