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文艺评论》2008年第二~三期合刊卷首语

(2008-11-14 10:51:17)
标签:

文艺评论

现代纤维艺术

诗潮

新媒体

甘肃

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卷首语
                                李西岐
    新的一期《甘肃文艺评论》编辑毕,已经是深秋时节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苍松肃穆,白杨叶黄了。
    2008年,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震撼与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美丽的山河,也震碎了国人的心,更激发了多年来少有的爱国热情,浩浩荡荡的诗潮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此起彼伏,壮怀激烈,汹涌澎湃。王干先生《在废墟上矗立的诗歌纪念碑--感受“5.12”地震诗潮》,以全景式地扫描记述了沉寂多年的诗歌突然爆发的这一刻,诗人被震醒,华夏大地汹涌着诗歌的浪潮,祖国的意象被重塑被放大,从而使我们在诗歌里读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强大而实在的祖国。悲情、激情、豪情,构成了“5.12”地震诗潮的主调,“宏大叙事”重新释放出光辉,人民和人性自然融合,正义、善良、悲悯、爱,是永不消失的人类的大主题,显而易见,诗歌的价值依然是其它载体无法替代的。陆扬先生《文学的魅力媒体文化不能比》,引经据典,徐徐道來,进一步阐释了传统印刷文学可以言新媒体所不能言,为新媒体所不能为。而这些新媒体所不能言,所不能为的东西,将比证明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而且印刷文本的文学,即使是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虚构句子,也必然掩藏着一个秘密。文学的秘密永远不会见诸光天化日,总是掩藏在讲述它的故事背后。
    2008年9月17--22日,甘肃作家协会在兰州举办了一届以长篇小说为主体内容的高级研讨班。应该说,这是陇原文学工作者多年來为之期盼的一次盛会,一次幸会。夸父先生《也说21世纪甘肃小说道路》,对于成长在陇原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作家生存现状和创作实践作了一番实事求是的解析,言简意赅,叙之有理,甘肃需要很多的现代的甚至后现代的显示着前卫的艺术手段、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和优美的艺术话语的小说出来,甘肃的小说必须高文化化,甘肃须重构自己小说队伍的阵型,不行就将既有的队伍结构打碎,用新的视角发现和推出大量现代甚至是时尚的有着切实的丰厚艺术储备也在真诚地为真正的小说艺术而奋斗的作家及其作品出来。
    高名潞先生《中国有抽象主义艺术吗?》是近年来少见的言之有物的学术论文,大音稀声,振振有词,值得一读。李薇《蓝色记忆:现代纤维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性》的论文则显示了一个青年学子对传统蓝印花布的喜爱有加并在现代纤维艺朮创作中的探索实践,言之有理,可圈可点。
    天高气爽,秋收冬藏,眼下正是农人们搭台唱大戏的舒坦岁月。《甘肃文艺评论》也是一方阵地,“戏台”搭好了,众位方家,那大家就來登台吼戏吧,吼它个酣畅淋漓,吼它个痛痛快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