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家寨林场知青插场记
(2023-05-29 20:54:56)
标签:
关帝往事 |
青春岁月
双家寨林场知青插场记
在茫茫的关帝山林海腹地,曾经有一批知青生活工作在这里,为活跃林区、建设林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1976年夏,关帝山双家寨林场接收了从文水县城来的40名插场青年和从关帝林局职工子弟中的10名插场青年,共计50人,来双家寨林场进行安置。于是,林场委派技术员贾小生为接收人,师傅任述礼开车前去文水县城接收这40名青年。与此同时,在林场的老职工分别准备插场知青的食宿安排,布置各方面的接待工作。
文水40名知青来场的那天,双家寨林场如同过节一样,搭了彩门,挂了彩旗,挂出了“热烈欢迎各位知识青年”的横幅标语。随后,林局职工子弟10人陆续来林场报到。这批来自县城的初、高中毕业生,最小的十六岁,最大的十八、九岁,风华正茂,他(她)们的插场,使平静的林场增添了无限的青春气息,使多年沉闷的林场从此有了生机,有了青春的活力。
管理、教育、组织好知青劳动是当务之急。经场领导研究,决定由韩宝礼在当好林场会计的同时,兼任知青队队长。时任林场场长王计良在全体职工大会宣布了此任命。
与此同时,迅速整理了各位知青的团组织关系,开会选举成立了双家寨林场团支部。按当时的组织形式,成立了知青民兵连,分为三个排。组织知青开展入场教育,使各位知青对双家寨林场地理位置、发展沿革、资源情况、人员组成、周边环境有了进一步了解,从思想上稳定了人心,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知青扎根林区大有作为的信心。
在入场教育活动的同时,林场组织了文艺宣传队,队长由文水中学文艺班毕业的程智德担任。在组织宣传队的同时还组织了体育队,队长由乒乓球高手苏德刚担任,下设乒乓球、蓝球、武术三个组。文艺队、体育队的参加者占到全部知青的一半以上,从组织上保证了个人爱好特长的发挥,丰富了业余生活,安心林场工作。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开展,插场知青进入了全新的学习工作角色。
在丰富文体活动的同时,林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居住条件,新建房屋,提高伙食水平,凝聚了全场职工人心,为林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关帝林局范围内召开的一次“知青文艺汇演”和“知青体育运动会”上,双家寨林场知青闻风而动,积极准备自己的文艺节目与运动项目。当排练基本成熟,等待赴林局汇演期间,经纤维板厂领导联系,到板厂礼堂为职工和家属演出。节目引人入胜,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和喝彩声,双家寨林场知青文艺宣传队一炮打响,在纤维板厂演出成功。
随后,关帝林局知青文艺汇演开幕,各林场知青文艺队伍汇聚关帝林局机关。在各支文艺队中,双家寨林场文艺队,无论是演出阵容,还是节目的艺术水平,在全局范围内都是一流的,评比结果,与阳圪台林场文艺队并列第一。
在全局知青体育运动会上,双家寨林场知青体育队,取得了蓝球比赛第二名,苏德刚取得了乒乓球单打第一名,获得了冠军荣誉。
造林工程是林场的主业。林场50名知青,是林场育苗造林的主力军。1977年4月底,林场知青全部入驻高家掌,开始了育苗整地的前期工作,进行落叶松育苗。育苗的技术指导由马忠喜负责。就是这片苗圃地所育的落叶松苗木,满足了高家掌四十里跑马墕几万亩造林所需苗木。知青们利用自己所育的落叶松苗木,每年春季上四十里跑马墕去造林,连续干了三、四个春季,完成了四十里跑马墕两万余亩的后续造林任务。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护林防火是林区林场的头等大事。知青插场期间的一年秋季,林场辖区的胡家沟西沟大片油松林发生大火。火情就是命令。双家寨林场组织了以男知青为主的职工灭火队前去灭火。在附近各场灭火队和纤维板厂灭火队的支援下,经过两天一夜的扑火,这场森林火灾终于扑灭。知青们在火场上机智勇敢,经受了火场的考验,安全地完成了这次扑火任务。
八十年代初,知青返城政策已成定局。双家寨林场的50名插场青年,除少数几个仍留林场工作外,其余陆续调走。在林场工作生活了近五年的知青,投入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
五年的插场生活,使知青们在林区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接受了再教育,受到了再锻炼,经受了再考验。这段五年的插场工作生活,青春无悔。四十多年过去,令他(她)们历历在目,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