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机房
1.
手机没有信号。
没有窗户,天窗在哪里,我始终找不到。
我肯定,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比例,是不正常的。由此,我身上所有器官的反应,都跟原来不一样了。我的手心冰冷,头皮屑不期而至,一动身上就有静电闪跳。并且,我第一次听不到汽车的声音,建筑工地的声音,飞机掠过半空的声音,鲜花绽开的声音,季节回暖的声音,以及地面上所有所有的事物发出的声音。
于是,我的耳鸣开始了。
离冼手间三四米的地方,有一台打字机不停地往一串特快专递单子上打字。打字机“咔咔”的声音,在密闭的地下室里回荡。实际上,那声音根本无法回荡。它们挤压在一起,当我经过那台打字机的瞬间,那“咔咔”的声音便扎进了我的身体。
这是无以伦比的我,被无以伦比的声音击穿得极为彻底的地段。
我倏地发现,喧嚣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它们由外及里,再由里到外的循环往复,纵使地上面的整个北京,人声鼎沸,躁动不已。
2.
我喜欢这里的洗手间。那一间小小的洗手间,四周镶嵌着淡粉色的长方形瓷砖,里面散发着空气清新济的茉莉香味。然后,就是冲水马桶那“轰”的一声水响。向下,再向下地,纵然冲走了我的耳鸣。
我喜欢跑洗手间,一是我爱闻茉莉香味,二是为了冲走耳鸣。
3.
再切——慢动——叠一下——好!
这样很好!
4.
我喜欢消失,它让我完全启用了沉睡的时间和空间。它让我忽略和忘记,又让我胡想又麻木。无庸置疑,没有什么地方比地下机房更显见我自己的鬼魅性了。以至于,一种立时让你改变的力量,不时袭来,它伤及你,只能伤及你吗?它削弱了你的躯壳后,再在你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将你狠狠的抛了出去。抛到电影插曲里那一条迷人的河里吗?是的。
“这条河十分迷人,白天黑夜都是如此……”电影插曲是女中音。
5.
白天黑夜都是如此,我也是一条河。
我从上往下,经过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
往下,再往下——我流过。
那台阶,跟我小时候用纸叠得手风琴一模一样。
从许多年前,一直到今天,一个纸叠的记忆,居然可以保持得不发霉,不破碎。
看来人生有许多东西,都是需要经过“事隔”这样的放置之后,才变得更加贴近自己。
在很早先的一个年龄那儿,我试图看到今天的我的什么呢?在今天,我又想寻找很早先的某个愿望吗?
6.
地下——我流过!
地下——我北漂!
地下——我喜欢地下!
它阻隔了我原先的“习惯于”。
“习惯于”,原来是很可怕很可怕的。
“习惯于”,
让我毫无新意。
“习惯于”, 我反对!
7.
地下——是思想“来自”的一个地方吗?
它真的让我似曾相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