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去一个知道的人
张立勤
咖啡店老板比夫,是一个守旧主义者,他爱来自己店里的所有客人。
比夫真是天底下,
最适合开咖啡店的男人。他充满同情心,不厌其烦,不计较得失。比夫与他的咖啡店,有意无意地调和着小镇上许多将要滋生的事件,包括人们的心理危机。比夫,依赖着自己这一个为之生存的地方,活得表面而又温和。但是,他的内心也常是空空的。当屋子里只剩下了他自己的时候,他感到无比的孤单。所以,比夫让他的咖啡店彻夜开着,没有进帐也没有关系,哪么有一个顾客,哪么他白送给他一杯啤酒。
米克小时候,常跑到咖啡店来玩,或买一点零食吃。比夫爱着这一个类似男孩一样的其貌不扬的女孩。曾有一个时期,米克居然占据了比夫的心。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呢?然而,米克进一步的长大了,比夫忽然意识到,自己对于米克的爱也即将结束了。
米克,走进比夫的咖啡店,要一杯冷饮,或是圣代,而不是巧克力了。米克那粗鲁的孩子气,几乎不见了。她身上有了纤细气质,与难以言喻的女人味道,她翘腿的姿势,以及把裙边拽到膝盖下边的羞涩动作,等等。比夫看着这一切,陷入了痛苦——他心想,旧有的感情已经死去。
米克是一个在小说中,不断呈现又逃遁的人物。她在白天,像男孩一样脏兮兮的,还经常打架。然而在夜晚,她便独自向空无一人的地方走去。这个地方,也许是一座没有盖好的房子,或者是别人家的一座花园,或者是床下自己的那个盒子。这时,她心里想着音乐,梦想自己将来能买一架钢琴。她认定自己弹着钢琴,会写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音乐。
在这个过程中,米克还爱着辛格。她爱着辛格,辛格不知道。像辛格爱着安东,安东也不知道一样。
辛格对安东的爱,是不惜生命的。当安东死了,辛格便毅然用手枪朝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
米克与死去的辛格告别时,哭的非常伤心,但她绝不会自杀。
辛格的爱,是“知性的”。而米克的爱,是盲目的。
这部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如此的普通、卑微而又善意。他们带着悬念来了又走了,或者死了,或者还原封不动地生活在这个小镇上。可是,谁都在改变着,不管发生了什么和没有发生什么,谁都回不到原处了——被麦卡勒斯细腻的笔触描写的每一个此时此刻中的天气、房子、马路、花草、心情.....随时随地的飞走了。
是这个样子,是这个样子吗?当钟表上的金属针们,又跳了一下,一切就都不是刚才了。不是了!然而,这一切却依旧被人们自认为还是原有的样子。
那个“此时此刻”,
永远不会惊动谁的,却会有一小部分移植到内心——这就是记忆,是怀念,是谈论——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知道。
这个世上,分为两种人,知道的人和不知道的人。一万个不知道的人当中,也许只有一个知道的人。知道什么,
不知道什么, 像一股气流,贯穿于小说的始终。
麦卡勒斯写着一个又一个人物,一个又一个事情,一个又一个爱情。
让我感到新奇的是,麦卡勒斯在爱情的前面,竟然用了“一个”这样的量词,而不是习惯的“一次”,或“一场”。
爱情,忽然让我感到它像是一个东西,是固体的,它发生了就耸立在大地上,具有雕塑般的可观性和可触摸性。
但爱情,
却又是让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不知道的人,都不可以知道的一个东西。
注:读卡森·麦卡勒斯(美国女作家)的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笔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