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2014年3月13日上午的答记者会上,反复强调,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总理的讲话,确定了GDP增长与民生保障、改善的关系。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指标,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财富和老百姓富裕程度的指示器。可以说,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因为,增长是民生之源,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基础。具体我们可以从“5个基础”来说明增长对民生改善的重要性。
第一,增长是就业的基础。没有增长,企业不开工,工厂不冒烟,人们就没有活干。每年新增1000多万人需要就业,农村新转移1000多万人需要就业,每年新毕业700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没有增长,这么多人没有工作,怎么办?所以今年支付工作报告把2014年GDP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底线,没有这个增长速度,几千万人的就业岗位就没有办法保证。要知道,就业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人就业,就等于断了这个家庭的经济来源,这个家庭物质上断了生计,精神上遭受打击,整个家庭就没有了生气。李克强总理曾经专门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了解没有就业的家庭的困苦。所以,保持中高速增长,不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对每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家庭生存的基础。
第二,增长是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增长,国家没有财富积累,家庭没有财富保障,就无法建立起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网,失业了没有保障,病了没有保障,老了没有保障,有灾有难了没有保障,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保障安全的状况下,后顾之忧很多,整天忧心忡忡,幸福指数缺失,根本谈不上民生改善。
第三,增长是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的基础。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是长期以来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造成的,过去我们一些领导者搞GDP崇拜,唯GDP论,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生态来换取GDP的增加,这是不对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要增长,也不能说GDP不重要。在经济发展阶段,增长是第一位的,有增长就必然对生态、环境有破坏,我们应该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举,i按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很脆弱,雾霾很严重,需要治理,要治理就需要投入,只有发展了,才有财力投入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世界上那些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基本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它们经济发达,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上来。蓝天,白云,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煦的阳光,这些优效公共品是最重要的民生,是民生过程中一刻也不能缺少的。所以,随着我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我们就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优效公共民生产品将越来越丰富。
第五,增长是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的基础。安全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最基本的民生。没有增长,没有财力投入到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就容易受到外敌的入侵,就容易受到恐怖分子的威胁,国若家贫,这样的历史中国人感受最深,记忆犹新。
保障、改善、发展民生需要增长,需要GDP,没有GDP万万不能。但我们不能唯GDP论,我们说的这个GDP,一定是实实在在的GDP,是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老百姓需要的GDP,而不是带血的GDP,不是带雾霾的GDP。
见人民网2014年3月14日 实录:唐任伍、褚松燕谈“从两会热点看全面深化改革”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14/c148980-24638360.html
人民网2014年3月14日:经济增长是民生之源 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14/c148980-24636876.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