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统计公报民生砥砺前行唐任伍 |
分类: 经济学 |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公报中的笔笔数据表明,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2013年中国在“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总体思路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目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国民经济实现了7.7%的增长,民生事业在调结构中砥砺前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增长7.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增长8.1%。
就业人数增加。就业为民生之本,2013年中央政府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了244万人的情况下,全国就业人员总数达到76977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比2012年末降低了0.04个百分点。相对于美国、欧元区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失业率水平是较低的。
物价基本稳定。物价水平高低是影响民生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国面临着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但中央政府仍然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保持市场供求平衡和货币稳定,全年物价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只有2.6%,处于较低水平,低于预期目标,也低于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的物价涨幅。
恩格尔系数下降。恩格尔系数是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参数。2013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比2012年下降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比2012年下降1.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居民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汽车、家具、金银珠宝等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加。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改善。教育经费投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教育均衡发展初步取得成效;医疗卫生改革进步明显,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遏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居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见人民网2014年2月26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226/c40531-2446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