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2013-12-03 22:36:01)
标签: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

唐任伍

分类: 杂谈

 

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立起“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活动路径,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和谐的循环模式。

一、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紧迫性

1、资源短缺

国际能源署于 30131127首次在中国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3》报告,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到2030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据全球发电能力增长的近一半,能源产业将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3。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需长期进口补缺的有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镍、金、银、硼、硫等10种。日本《外交学者》杂志2013523发表题为“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社会平等”的文章,说中国迎来创纪录的污染问题,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远超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水资源短缺很可能会成为更让中国苦恼的问题。

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全球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其保障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不仅在经济领域,同样在政治领域显示着其重要的价值。“人类历史上为瓜分、占有、控制和争夺资源和资源运输线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活动比比皆是”。纵观20世纪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抑或是海湾战争,除了对领土的争夺外,各种矿产资源的占有权更是常常成为引发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为了保证国家在非常时期的安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很早就着手进行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据资料显示,从1939年开始至今,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在内的十个国家就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其中美国更是耗资几十亿美元储备了多达93种的矿产资源。  

2、环境恶化

人类过分的消费,无节制的排放,将自然系统变成一个垃圾场,造成周围环境垃圾成堆,白色污染、黑色污染,几乎涉及到我国所有的江河湖海,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江江变坏,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湖湖发臭。污染直接威胁到中国人的健康。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空气污染,雾霾严重,极大的损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其中七个在中国。台湾马英九说,大陆这种发展模式,老百姓挣来的钱实际上是为十年后攒药费。由于空气污染严重,造成中国呼吸道疾病、癌症高发。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沙漠化、盐碱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造成直接威胁,国土“沦丧”,农地短缺,产出减少,生存困难。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干旱、缺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适应人类居住的地方增多,数千条小江小河干涸,甚至连鄱阳湖这个中国第一大湖都“风吹草低见牛羊”。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砍伐,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生存,需要优效自然公共品,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煦的阳光,蓝天,白云,月亮,星星,绿色……这些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掠去资源满足自身的贪欲,导致气温升高,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森林减少,沙漠化严重。人们每天都感受到的生活质量在下降,PM2.5、雾霾笼罩着城市和乡村,污染的水,浑浊的空气,没有绿色,灰蒙蒙的天,看不见月亮、星星,呼吸道疾病、癌症高发……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基本的民生。

解决人类最基本民生,需要将循环经济看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情怀。它不仅仅需要号召,更重要的是要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睡觉一样,落实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中,演化成为我们的一种情怀,成为人类一种新的价值观,一种与自然亲密相间、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这是一种崭新的观念,它将颠覆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认识,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态文明。

这种新的生态文明,体现为“新四观”,即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其核心是改变人们对世界和自然的认识。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不能随意征服和改造,人和大自然一样,都是整个生命系统中平等的环节,因此,人类不再将大自然看成人类的取料场和垃圾排放场,而是我们平等的伙伴,这样就会善待伙伴,和谐相处,就会用一种新的经济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去对待大自然。发展循环经济,实际上是在塑造一种新的生态文明,修葺遭到人类破坏的生态文明系统。

三、我们的行动

发展循环经济不需要空洞的口号和运动,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首先,政府在行动。20135月,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循环经济各领域专项规划和地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它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到我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的高度,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消费模式、建设循环型社会、开展循环经济十大工程、百座示范城市(县)、千家示范企业和园区建设等。十八大提出现代化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制度层面,开征污染税、资源税……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开发清洁能源,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国家,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发电国家,世界上在建的核电项目60%在中国,世界上在建的水电项目一半在中国……实施世界上最大的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沙漠治理工程。

其次,民众在行动。中国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新的生产方式、消费观念逐渐形成。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循环经济是一种情怀——在西南科技大学循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最后,社会在行动。中国的环保组织、NGO在逐渐发育,他们活跃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