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变身的欢喜的年代
变身的欢喜的年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25
  • 关注人气:4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到泰国造访AIT

(2012-04-29 22:04:11)
标签:

双面泰国

ait

安静

唐任伍

杂谈

分类: 杂谈

2012年4月18日至29日,由李晓西教授带队,我随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九八五工程”平台访问团一行,按照平台最初的“近学AIT,远学哥伦比亚”的设计参照物,来到泰国“亚洲理工学院”(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AIT)访问和交流。

我是第二次到泰国。三年前我第一次到泰国时,泰国社会平静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写了一篇博文“双面泰国”,谈了自己对泰国的感受。时隔三年再到泰国,秀丽的风光,安宁的社会,和善的国民依然如故,不同的是,2011年泰国水灾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损失处处依稀可见。

AIT是一所规模很小,没有本科生、只有2300多名研究生、100多个教职工,内设4、5个学院,开放性很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机构。校长赛义德先生是瑞典人,他以欧洲人那种十分随性的方式,身着休闲装接待我们。副校长是印度人,信息系部主任是法国人,管理学院的院长是德国人,100多名教职工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学生来自40多个国家,真正做到了“五湖四海”。

AIT坐落在离曼谷市中心40多公里的地方,校园空旷,非常安静,很少见到学生。校园里水灾淹过痕迹随处可见。陪同的人告诉我们,当时校园里的洪水有3米多深,几乎所有的建筑物的第一层全部被淹,桌椅、家具等各种办公设备悉数被毁,平静的校园里至今仍然到处堆放着被洪水浸泡过的各种废弃物。学校没有一座像样的办公楼,有的几座建筑也只有2、3层高,建筑土气,空间狭窄,办公拥挤,硬件设施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评价,实在是简陋得很,寒酸得很,根本无法与国内高校气势磅礴的大楼、追求时髦的办公设备、装修华丽的办公室相比。但是,几天来和AIT各个层面的交流及自己的观察,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所硬件不入流的学校,其开放的理念,务实的风格,国际化的举措,是中国国内大部分大学无法企及的。

AIT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不仅仅体现在其教师和学生来源的世界性和多元性,更重要的是关注话题的全球化和国际化。AIT本身最初并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具有国际化的机构,一直到最近其“学校资格”才得到政府承认。它不仅与世界组织有密切联系,而且与世界组织合作建立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诸如尤努斯研究中心,全球项目拓展中心,联合国环境开发署亚太项目办公室等,其培训项目涉及到亚太地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此,AIT做到了各个层面的国际化,理念的国际化,教师和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关注问题的国际化,项目的国际化,研究内容的国际化,经费来源的国际化,组织机构的国际化。

AIT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大学非大楼之谓也”的正确。真正有影响的大学确实并不在于其规模有多大,其学生有多多,而在于其理念的先进,运作的开放。小有小的优势,实际上世界上有很多著名大学规模并不大,学生数量并不多,但却产出了最优秀的成果,培养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小巧玲珑、以小博大,有时倒是一种竞争力。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科能够从AIT中学习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它的国际化和开放性的理念,是它的一种精神,舍此难有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