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公交

(2007-05-27 21:51:03)
标签:

公交车

出租车

拥挤

私家车

分类: 杂谈
 

   北京作为首都,交通拥堵是出了名的,因此人们戏称首都为“首堵”。到2007年5月底,北京的机动车超过300万辆,看来这种拥堵短期内还很难解决。长期由于居住在大学校园围墙里,每天走路上下班,很难体验到北京“首堵”之苦,虽偶尔外出“打迪”坐出租,路遇堵车塞路,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心急火燎,无奈得很,苦涩得很,但对于北京普通百姓每天需要挤公交上下班的感受,实在缺少切身体会。

    2007年5月1日,搬出学校大院围墙到离上班的学校7.5公里之外的京师园居住,早上班晚下班就成了每天的必备功课。在尚未买车也不想买车的情况下,购买公交一卡通每天乘坐510公共汽车上下班,就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程序。一路走来,在感慨平民百姓生活不容易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坐工交得不到的许多意外收获。

    一是感受到了北京市政府送给普通百姓的温暖。众所周知,乘坐公交者大多为工薪阶层,他们收入不高,暂时购不起车,或者在中心区买不起房,只得到远离市区、房价相对较低的郊区居住,乘坐公交是他们的日常必备。北京经济发展了,公共财政充实了,应当让这些普通百姓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故北京市政府为民做实事,大幅度降低公交车票价格,市民出行刷卡乘坐公交只要交4毛钱,学生更是只要交2毛钱,确实大大降低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自己乘坐公交的行程中,看到乘车人高兴的神情,听到普通百姓满意的谈吐,北京市政府确实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老百姓确确实实从北京的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实惠。

    二是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乘坐公交,经常看到老人、孕妇上车,过去经常听说北京人不让座,但我亲眼看到如今的北京年轻人让座的常态。车上乱吐痰的人少了,高声大叫、光着膀子的人也不多见了。北京在变化,北京人在变化。

    三是体会到了和普通人接触的乐趣。据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独处时间过久,不经常和社会接触,和自然接触,容易性格孤僻,心理孤独,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大。长期居住在大学的高墙内,和社会的接触少了,信息的来源渠道少了,对世事的洞察比常和社会接触的人要浅薄得多。乘坐公交车,万千世界中的千奇百怪都能在小小的公交车上得到显现,自己的心胸更开阔了,生活中的许多烦恼有时在人群中得到冰释瓦解,甚至连一个交通事故的出现,也唤起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对名利和金钱的豁达。

    乘坐公交车,虽然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了一些,精力上辛苦了一些,但乘坐公交犹如在读一本新书,同样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新的感受,新的灵感和启发。我只是希望,510公交车的速度再提高一些,路况和车况再改善一些,车里的卫生再干净一些,发车的频度再高一些。但愿如此。如果不能如此,我也愿意乘坐公交,在乘坐公交的出行中获得快乐,获得灵感,获得对生活的重新认识和新的感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