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是什么

(2006-12-15 14:37:31)
分类: 杂谈

快乐是什么?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快乐是脑部各区域间传导信息的化学递质,即奖赏中心“多巴胺系统”产生的一种快感,诸如像吃东西、吸食海洛因、达到性高潮等具有生存意义的活动产生的强烈快感,是提升人类生存状态行为的一种奖赏。每一种形式的快乐都与脑部一种特殊的神经元有关。快乐参与了从挑选食物到解答数学题的所有决策过程,帮助人们作出行动计划,让大脑过滤和选择轰击人们感官的各种声、光、电、味信息。快乐是人类所有情感的来源,甚至知觉本身都可能是由简单的快感或不快感逐渐演化而来的。快乐是人们作出一切决策的依据。

我是常人而非天才,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自己平凡的一生,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方知来到世上,只是匆匆过客,短暂旅游。18岁以前少不更事,不知不觉,从光着屁股到粗知羞耻,喜怒哀乐洒在原始的田野和乡村小学、中学,记忆中虽有挨揍的拳头,“不争气”抱怨和伤心的眼泪,但到底我给予了家庭和社会些什么,搜肠刮肚无所寻获;60岁后退休,有了积蓄和不动产,也开始有了最珍贵的时间,但梦想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甚至连做梦的体力也没有太多了。人生扣除了18岁以前和60岁以后尚余40年,这是黄金岁月,在这“黄金砖块”里做了些什么?睡觉睡掉了1/3,折合成确切的数字是13.333年;看电视上网每天花掉3小时,等于每天的1/8,又扣除5年;上班以每周58小时计算,又去掉了10年;黄金时间40年不知不觉被去掉了28.333年,再加上休闲、聊天、用餐、走路等各种零碎时间,一生真正用来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大约不会超过5年。如果再加上自己各种疾病上医院及哀叹命运不佳的颓废,生命何其短也。古人常有“人生苦短,何不秉烛夜行”的吁叹,看来确实是有其道理的。因此,既然生命如此短暂,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宠爱自己,不珍惜生命呢?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天尤人,不从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快乐呢?来世时是哭着的,去世时肯定别人要哭,简单平凡的东西是伟大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快乐的方式各异,但在很大程度上说,快乐是自身的体验和感觉。正如穿鞋,大小是否合适舒服,只有自己知道。我已入知天命之年,回首度过的人生,虽苦辣酸甜,颠簸坎坷,但也忙忙碌碌,内心充实,故虽无大成就,却也无怨无悔。我木讷于言,拙于交际,一生无甚嗜好,生活恬淡,除喜辣习性外,烟酒不沾,歌舞乐盲,唱歌是“沙沙的”,跳舞是“哎呀哎呀的”,游泳是“哗啦哗啦的”,喝酒是“吧嗒吧嗒的”,故生活圈子狭小,信息半径有限。基于上述理由,我生活的方式基本上属于“三点一线”式:即“吃饭—工作—睡觉”。如此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呆板枯燥。然我并不嫌日子走得太慢,黑夜过得太长,读书使我怡情,工作给我乐趣,每日过得自在舒坦。愚者自持,睿者自识,我用这种生活的方式与时间周旋,与日月牵手,不刻意追名,未孜孜求利,只顾耕耘,不问收获,正如《文心雕龙·养气》中所主张的“志于文,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听其潇洒闲适,一畅天机”,慢火炖学问,任其自然,故名虽不大,利虽不厚,但却心地坦然,乐在其中。久而久之,天道酬勤。我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获正正规规的奖项十几,且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懒于包装”,不善也不愿“推销”,故作者无“突出贡献”,成果无“重大影响”,好在我年过半百,心系一处,守口如瓶,做了的不一定说,说了的不一定做,懂得好作品是朴素的真谛,静水深流。古人云,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研究的是一碗萝卜,比不得一碗红烧肉,不必也不愿去比,只要鸟叫得好听,不去问鸟叫什么,故也悠然自得。尤为自豪的是,我指导了博士生、硕士生数十名,他们大多有自己的专业或事业,有的在学术上崭露头角,有的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更让我感到宽慰的,这些弟子虽分飞四方,却并未将我忘却,一有时间或逢年过节,或电话问候,或登门看望。桃李芬芳,弟子满天下,作为教书匠,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更心满意足呢?  

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和见解我打算在有生之年慢慢地去钝磨,去实现。因此,我每天都乐意倘佯在书海中,喜欢清静独处,思考问题。虽然杂事很多,也有社会活动应酬,好在我70多岁的老母在身旁,帮助我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琐事,甚至我个人的衣食起居,因此再苦再累再忙,每天一两个钟头的看报读书都会坚持,学术前沿信息的掌握我每时每刻都不敢懈怠。故年龄虽然在逐渐增长,但我深知人生充满要学习的新事物,最成功的人是在人生中学习得最快的人,思想不僵化,意识不落后,能够跟上时代潮流。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印在我的脑中:“整个世界是一所大学,我们都不过是学生(All the worlds  a school, and all of us men and women merely students)”。没有时间的投入和意志的坚持,要想获得丰硕的成果,除非偶然的机遇或上帝的特殊赐予,天上掉馅饼也要花时间去等待。我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伟大是熬出来的”,不管是熬年头还是熬精力,都要“熬”,如果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态去“熬”去“拼”,就能够像在腐水中的荷花开出灿烂的莲蓬,既不伤身体又能获得金色收成,那是最好的结局。

文章引用自: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