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应是现代文明的孕育之地,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发动机。可是,今日中国的大学,怎么越看越像个“衙门”,甚至比“衙门”更“衙门”。在这里,“科学”和“人文”精神没有了,“麻木不仁”和“陈腐浮躁”代替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蛹”没有孵化为“蝶”却异化为“腐朽”、“腐烂”和“腐败”。越来越繁华的校园里,除了一座座挺拔的大楼和熙熙攘攘为名为利奔忙的人流外,“大师”消失了,“大家”沉沦了,“大学者”越来越少。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为“衙门”习气在消蚀着圣洁的大学精神,官僚作风泯灭了大学的科学和人文。
首先,中国大学结茧成为一个个“衙门”的躯壳。大学就是大学,本只应以其学术水平的高低论短长。然而今日中国的大学,人为地以行政级别论高低。君不见中国一夜之间繁殖出了30多所副部级大学,有正局级大学,有副局级大学,有正处级大学(独立学院),还有那些排不上行政级别的民办大学。有人谓中国的教育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部,因为她有六七十个副部长级的官员。真可谓“衙门”创新,天下第一。
其次,中国大学的资源以“衙门”级别配置。大学应该以教师为主体,专家、教授治校。可是今日中国的大学,教授、教师被边缘化,所谓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统统只是大学中的一种摆设和“点缀”。分房加薪、津贴补助,一切按照行政级别套定,教授相当于副局级,副教授相当于正处级,教师只相当于科级。省属大学中的教授则更只相当于正处级。从实惠的角度来看,教授远比不上某些处长、副处长,因为“傻教授”没有任何支配资源的权力,无怪乎许多评上了教授、副教授的教师,去竞相争聘学校某些部门的处长、副处长。真可谓奇闻处处有,中国大学特别不同。
最后,中国大学管理“衙门”作风盛行,官气十足。大学是学术殿堂,主要依靠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理应用管理学术的方法进行管理。可是今日中国之大学,行政至上、“官本位”,用“衙门”的方式喝五吆六的,窒息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凝固了学生的灵魂。本应生气勃勃的大学万马齐喑。如此下去,谈何创新?
呜呼!中国大学欲恢复元气,回归大学的应有之义,必先撤除“衙门”,去掉官气,清除腐气,树立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