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宁 遇 见
同去伊宁的只有一对夫妇原先认识,其他五六个是来自不同行业头儿脑儿,都是初交。为了方便联系,建立了一个临时的群“伊宁八日”。从机场到达吃饭的地方,已经午夜12:00。老疆不仅让饭店精心准备了特色美食,还约请了朋友相陪。我感动主人的热情招待,即席写了一首打油诗“百年修得同船渡,几世才能一机飞?承蒙领导多关照,不枉伊犁来一回”,发在群里。同行的文化局长,绘声绘色地朗诵,赢得了一片掌声。
一位叫虾米姐姐的陪客听了,过来敬酒:“你的诗写得太好了,才华横溢,不愧是做老师的。我的圈子里也有人会写诗,你以后不管到福建厦门,还是到新疆伊犁,我一定安排你们见面。”
虾米姐姐年过不惑,风华正茂。中等身材,一副闽粤人的脸型,快人快语,说话爽气,普通话中饱含闽厦元素。
我连忙回应:“好的好的,你这样重视文学,我当然很乐意与你的文友聚会。谢谢谢谢!”我满心疑惑,她怎么是这个奇怪的名称。
老疆介绍:她是厦门人,名叫霞敏,亲友依据谐音称她虾米。她是个纺织企业家,极富远见。听说这里棉花质量好,土地价格低,就只身前来投资创业。她白手起家,修建厂房,购买机器,聘请工程师,招聘打工者,开办企业。目前早已初具规模,从轧花、纺纱到织布、印染,连成一片。成品远销国内外,产值巨大,名闻遐迩。大家听了,恍然大悟,不禁肃然起敬。
第三天晚上,虾米姐姐在一个花团锦簇的农庄宴请我们。一位来宾被介绍为“某某地方某某委员会陈主任”,我一听,竟是我外甥女工作的单位!外甥女是我妹妹的女儿,在我的学校读高中,经过上海到外地读大学都由我买火车票,已经大学毕业二十几年了。那陈主任风姿绰约,对大家微微颔首,嫣然一笑。
我向她报出外甥女的名字问:“在你单位吗?”她立即回答:“对啊,是我们的科长。你认识?”“我是她舅舅。”“没有想到在这里碰到!”我们一见如故。
席间,我拿起酒杯,走到她旁边:“幸运在这里遇见你!我外甥女人很老实,手脚也勤快,请你多布置、多教导、多批评、多关照。”她很谦恭地用我外甥女的身份说:“她表现很好的,舅舅你放心,我会重点关心她!”后来,在给大家敬酒之余,她特地跟我和老伴热情碰杯:“你们去外甥女那里,一定告诉我,我再忙也要去看你们的。”她气质沉稳,言行举止十分得体。虽然我知道再也不会遇见她,但心里很感动。
有一位同行人,上下汽车,主动为我拿行李;一路旅途,热心搀扶护卫。我问她是“伊宁八日”里的哪位,她说是“喜乐”。后来我才知道,“喜乐”是她女儿的名字,女儿在南通上高三。她是富豪,靠做染料和股票起家,在沿海买了几十个鱼塘,现在租给别人养殖对虾,真正日进斗金。她出手果断,在伊宁景区买了一栋别墅,一掷千金。
在民俗村,老疆爬到梯子上采桑葚,给她两个。她给我一个说:“尝尝!”我往嘴里一放,果然日照时间长的桑葚特别甜美。我谢谢她分享,说“要买一棵桑树,种到你别墅的院子里。然后采桑养蚕,让虾米姐姐织成丝绸,给你做旗袍”,她和大家听到以后,一起嘲讽我夸大其词,口惠而实不至,笑得前仰后合。
旅行结束前一天的晚餐后,大家坐在饭店老板家吃西瓜。我对喜乐说:“等回到上海以后,我加你微信好友。”她愤然以怼:“为什么回去以后才加?你现在有什么困难?”我无言应答,当场就互加了好友。第二天,大家互道珍重,挥手而去。
旅行是为了通过整个过程,感受自然,增长阅历,涵养感情,提升素质。自然景物是伟大的,人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每个人都具备天地日月,山水草木。所有的遇见都是命运注定,都是缘份。过了这一程,即使永世不再相见,但偶然或必然的遇见,一定永远记在心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