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
(2008-06-17 16:15:15)
标签:
文人
王兆山
尊严
李白
苏轼
屈原
杂谈
|
分类:
冷眼旁观
|
柏杨先生走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他所说的:“我们一定要有尊严地活着”。柏杨先生知耻不辱,知趣无伤,十分值得当今文人学习。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道统、传统和法统,竞管科技如此发达的中国,也还不能走出这个定势。如何做文人,如何在当今中国做文人,历代有很好的典范。
做李白,不学屈原。文人以作品立世,要做文人先做人,然后才提笔写锦绣文章,不要为仕途忙碌奔走。唐玄宗不喜欢李白了,李白知趣地离开高深的庙堂,放浪形骸于江湖,成就了一代诗仙,令人仰慕。相形之下,屈原则十分的不知趣,国君已经不要你做奴才了,你还那样自作多情,抱石沉汨罗,把珍贵的生命付与滔滔江水,鲁迅说屈原是“努力把奴才做稳而不得”的人,他不是爱国主义者,是“爱国君主义者”。
做苏轼,不学陶渊明。苏东坡少年得志,中年失意于官场,从权利的顶峰跌至谷底,但他的日子照样过得“滋润”,做人的原则一以贯之,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兄长好丈夫。苏东坡创作了2300多首诗词,其数量质量均为宋代第一,书法、散文为当世后世楷模,绘画成就也不菲,因此谋生的本事从不缺乏。竞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仍有很强的“公共意识”,不论官位高低,他始终关注天下大事和国计民生(参见林语堂《苏东坡评传》)。相形之下,陶渊明则相去甚远。陶渊明是个有风骨的优秀的文学家,其田园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坛,但他一生穷困潦倒,半生饥寒交迫,难以养家糊口,可又无长技,所以才去当官(“投耒去学仕”)。但是为官一任并未造福一方,估计陶渊明的能力还是有问题,以他的智商,居然对付不了作威作福吃拿卡要的小小督邮,怪事!做官需要智商情商胆商,“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风骨,但不是本事。
做草根文人,不学yuqiuyu和王兆山。俗话说“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穿草鞋的不怕穿皮鞋的”,草根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就好像“无产阶级比资产阶级革命要彻底”一样,因此不会患得患失,想说说,想写写,所以就不会阿逢攀附,只可惜,那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名人,怀璧握瑾还要去讨赏,悲也哀哉!
当今,信息传播手段如此多,速度如此快,有名的文人更应该谨言慎行,严修口业,不说假话,不信口开河,不盲目唱赞歌,更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就会身败名裂。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