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果3  命运和因果报应(一)

(2006-12-18 19:19:18)
分类: 作者文丛

因果3 <wbr> <wbr>命运和因果报应(一)

 稻盛先生创建“京瓷”时只有27,一个新生的弱小的企业,资金、设备、客户等资源都不足,处于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之中,同行业中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自己又不懂经营,缺乏经验。像一只小船航行于大海之中,随时可能被风浪吞没。企业究竟能不能生存发展,怎样做企业才能顺利发展,怎样做才能避免企业破产,避免员工因失业而流落街头,怎样做才能对得起信任自己、慷慨解囊的股东们,稻盛先生一面拼命工作,一面苦苦思索。

 

在思考企业命运的同时,稻盛先生还不断思考人生最基本的问题。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有许多东西似乎确是命中注定的。究竟是自然决定的,还是上帝决定的,谁也说不清,但每个人都背负着各自与生俱来的命运,降生到这个世界,这一点似乎很难否定。但人完全受命运摆布,一辈子无所作为,这也不是事实。超越个人意志、超越人智的命运,和个人企图改变命运的努力,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未来难以卜算,甚至明天将会怎样也无法确知,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稻盛先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并执着地追求问题的答案。

 

此时,稻盛先生读到了安冈正笃写的《命运和立命》一书,就是解说400多年前中国明代袁了凡所写《阴骘录》的一本书。袁了凡的故事给了他一种启示,“原来如此,人生原来是这样的。前面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自己,虽然不清楚,但是,在难以捉摸的命运的安排下,遭遇各种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坚持‘想好事做好事’,只要以这种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人生,不就好了吗。”

 

尽管这样想,但是要真正相信“想好事、做好事,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法则,实在很难,首先是难以说服自己。

 

稻盛先生当时年少气盛,又毕业于理工科大学,从事技术开发工作,信奉科学合理的思考方式,因此,对科学无法解释的“命运和因果法则”,抱着一种矛盾的态度,很难从内心完全接受。

 

同时,社会现实好像也并非如此,有的好人,想好事、做好事却不得好报,并没有过上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有的坏人,想坏事、做坏事,也没有受到惩罚,照样神气活现、作福作威。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常常令人失望,因果法则似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稻盛先生说,自己所受的教育也有问题。130多年以前,日本是一个落后闭塞的封建国家。江户时代末期,看到西欧建立了先进的近代国家,日本开始“脱亚入欧”,发起明治维新。当时的明治政府认为,日本要走西方近代国家的道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必要的条件,要培养具有科学合理的思维能力的人才,而把旧时代人们长期信奉的“命运和因果法则”与科学对立起来,作为迷信,加以否定。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又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照理讲,稻盛先生不可能相信所谓“命运和因果法则”。

 

?/P>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