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作者文丛 |
三要素之相互关系
在成功三要素中,稻 盛先生把“能力”定义为先天因素为主,这是有道理的,也便于解释,便于同“努力”是后天的人为因素这一概念相对应。但我们实际上讲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作文能力,经营能力等等,可以经过训练,或者说后天的努力来提高的。就是说人的“能力”中,有即使努力也提高不了的、先天的部分,和经过努力可以提高的、后天的部分。
另外还有所谓“潜在能力”的说法。就以学开汽车为例,我50岁才学会驾驶汽车。如果说20岁可合法学开车,那么这30年之间,我虽然没有开车的实际能力,但在我身上却一直存在着开车的潜在能力。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这种潜在能力就变成了实际能力,或者说显在能力。如果我不努力,或怕出事故,或认为下面驾驶员有八九个,当头的大可不必亲自开车,如果我这样想,那么我就不会主动去学,就永不会开,开车这种潜在能力最终将同我的身体一起埋葬。学游泳,学外语,甚至经营企业等,也一样。人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潜质。几乎人人具备,并不要求特别的天分。话说回来,我虽会开车,技术却差劲,特别倒车蹩脚。我成不了赛车手。当赛车手,特别要当赛车冠军,那只是少数或个别人的天资。我的潜质中缺乏这种天赋。不过我能自己开车上下班,星期天不麻烦驾驶员,有时还可提高办事效率,达到这些目的就足够了。就是说“潜在能力”要变成“显在能力”这件事,同“努力”和“思维方式有关”。
另外“理念”正确,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心性。总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