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德芬

标签:
张德芬亲子教育教育 |
分类: 古道西风-写写社会 |
最初知道张德芬这个名字,是因为一位好朋友推荐给大家看她写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记得当时连续几个晚上抽时间读完全书,如同在沙漠中迷路后遇见甘泉,喜不自胜。后来又陆续看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以及《活出全新的自己》等张德芬心灵三部曲,在她轻灵地、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探索的温暖的笔触中,我“遇见了”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自己。而她所翻译到内地来的《当下的力量》以及《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更是支持到我对过去心灵课程中所学所悟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并引发了许多的感悟。
近一年来,张德芬这个名字和她所撰写所翻译的灵修著作一起,似乎一直都在伴随着我以及我所分享到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们!而这个周六,在一次很小范围的“亲子见面互动会”上,我见到了她,并就内地青少年教育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她看来,家长所认为的孩子身上的毛病也好问题也罢,大多来自教育环境,尤以家长的责任最大,家长把自己整理好了,才有机会真正支持到孩子。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上苍暂时借给父母的,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们是父母的镜子。不过,每个孩子都会背负起父母身上的能量,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比如父母的焦虑就会传递给孩子,而孩子呢也会试图扛起这份焦虑,替父母解脱,但结果往往是加重了那份负面能量等等。她主张,孩子是上苍的礼物,就像一粒种子落在泥土里,只要你用爱去浇灌,就会破土而出,开花结果。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强迫孩子。
当然,内地独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现实状况让上述主张的落实变得难上加难,对此,张德芬并没有过多去做回应,而是强调家长自我心性的修炼更为重要。
在北京的暖冬的下午,西坝河畔的一栋公寓内,若有若无的阳光浅浅地洒在窗户上,一身中式装束的张德芬和几位家长以及学者们席地盘腿而坐,一问一答地交流着有关孩子教育的话题,整个屋子显得宁静而安详。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就在这样的对话中流淌而去。临别前,我就体育与教育相结合,以体育为载体融入身心灵成长训练的模式单独听取她的意见,她几乎是脱口而出说,这个想法非常好!应该去尝试。
回家的路上,京城已入暮色,灰白的天空满是冬的味道。尽管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所谓宿命,但有谁能够轻易逃离幼年亲子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呢?只有真正面对自己,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整理好自己,才谈得上活出自己,无论是作为孩子面前的父母,还是父母面前的孩子。
期待着她有关亲子教育的专著尽早上市,也许一本会改变无数孩子,无数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