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品牌巨头“逆势而上”为哪般?
(2009-03-07 15:06:33)
标签:
体育产业安踏李宁体育 |
分类: 体育营销-谈谈专业 |
日前接受BTV-5<<首都经济报道>>的采访,和记者探讨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全球经济持续下滑,即便是号称“朝阳”的体育产业也是天涯同此凉热;然而在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几大巨头却逆势而上,先有安踏以千万级巨资签约WTA第一高手扬科维奇,后有李宁3年750美元拿下田坛第一美女伊辛巴耶娃。个中原委值得思量。
事实上,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和失业率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消费支出的减少,笔者曾与李宁公司COO郭建新和安踏老板丁志忠有过交流,两位都承认2009年业绩增长的步伐会放慢,应该在炼好内功的基础上,稳步发展。那么,这种策略性选择跟大手笔花钱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呢?依笔者的观察,当下形势,恰恰是本土巨头主动出击,获取优质体育资源的绝好机会。毕竟,耐克、阿迪等国际大腕受到的冲击更大,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而李宁和安踏都在资本市场上募集到相当数量级的资金,此消彼长,真乃是危中有机。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从国内二线居后的体育品牌到三线品牌,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据说已经有若干年销售额在5亿以下的企业,面临经销商订货不足,回款压力巨大的困境,而盲目追捧08奥运概念,无节制透支渠道资源所造成的恶果正在一步步凸显,新的行业并购或者是倒闭案,或将在年底显现。
很遗憾,在中央政府最新的产业振兴政策中,信息、物流等四大产业榜上有名,而以年增长率超过30%的体育用品业为代表的后奥运的体育产业,并未得到重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安踏总裁丁志忠提交了四份代表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呼吁政府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愿这类的呼声能够越来越多。在国际上,体育产业在税收政策、政府投入、体制设置等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