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分类: 体育营销-谈谈专业 |
这两天,体育营销界又热闹了,起因是“联想”宣布不再续约IOC-TOP赞助协议。
正面的评论说,这是权衡TOP价值后的明智之举。
负面的评论说,此乃财务压力下的不得已之举。
我倒是愿意从另外角度谈几点看法:
奥林匹克是神圣的,奥运会是盛大的,奥运赞助商是戴有光环的,但体育是无处不在的,消费市场更是实实在在的。很高兴“联想”的举动有助于还在头脑发热的企业恢复一点点冷静;有助于人们相对客观地思考体育的营销价值,从而更理性地结合自身市场策略,获取体育资源。
有人说,2008北京奥运会过后,中国的体育市场将由于过度开发而变得一地鸡毛;此言过亦。想想看,公众参与体育的热情难道会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闲暇时间的增长而递减?奥运会的落幕之日,就是体育社会化的登台之时。届时,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将风光不再,而特点区域、特定受众、特定时间的体育内容,将会成为企业参与体育的主轴。当然,这一变化的到来,不会是突然的,而是渐进式的。
前一篇:“拉面涨价”与“理发员买基金”
后一篇:2007年的第一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