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媒体关于体操运动员王燕受伤事宜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透过报道内容来看,有关机构所暴露出的公关意识不足,值得评述。
“此事引起了国家体操中心的高度重视,近两天接连召开会议,强调安全重要性的同时,也嘱咐全体领队和教练员要对外界“守口如瓶”。记者昨天就此事采访国家队领队张佩文,他只说了一句“咱们不谈这事”,随即挂断电话。而一名国家队教练则表示“我不清楚此事”。
”——这仅仅是媒体披露出来的部分内容。
笔者理解有关方面不希望影响到伤者的治疗,但一个年轻的生命受伤,公众关注,希望了解伤者的情况,进展,前景等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守口如瓶”和“我不清楚此事”的结果,就是记者们四处找人打听消息,或者互相传递确切以及不确切的消息,当这种无法获得新闻内容的焦虑积聚起来,越来越多的媒体积聚起来,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事实上,如果我们的组委会能够在不幸发生后的第二天立即主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主治医生,组委会官员等出面介绍情况,对下一步治疗方案以及运动员保险等问题做出说明,待病情有缓解以及赔偿等事宜有明确定论后,再继续通过正常渠道主动发布信息,情况会好很多。
同样是体育赛事中出现的意外伤害,多哈亚运会韩国赛马选手的去世无疑是更加严重的事件,但组委会及时反馈和恰当处理,却值得我们学习。且看:
2006年12月7日上午,韩国选手殒命赛马场;
2006年12月7日中午,亚运会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反馈,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邀请亚运会医疗卫生及兴奋剂检查工作负责人介绍情况,国际马术联合会副主席霍德森也出席发布会(出席人员选择适当),并表示将对此展开调查(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同时,韩国代表团举行纪念活动;
2006年12月8日,亚运会组委发布调查报告(说到做到,不给舆论过度猜测的时间和空间),再次说明情况,澄清质疑,阐明运动风险的存在;同日,韩国代表团也就保险赔偿金额等给予说明。
2006年12月9日,亚运会组委会发布新闻通告,为逝者设立纪念碑;(很好的收尾,此事件主要传播周期就此结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时候,所谓“流言”和“猜测性报道”以及“过度关注”,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观念和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及时有效、恰当合理的行为。
算了,上面那些都算它们去吧,过去的已经过去,短期内改变不了的还是改变不了!唯一的希望,就是祈祷真主能够保佑王燕(她才只有15岁呀),保佑她挺过难关,相信生命的力量会创造出奇迹!
前一篇:“好奇心”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