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尘秘境岜沙归来,我们的下一目的地是有着侗族大歌之乡美称的小黄村。
四周青山环抱的小黄村位于都柳江北岸归树山上,属从江县高增乡,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侗族是一个喜欢歌唱的民族,盛行着"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侗族人视歌为宝,以唱歌为荣、唱歌为乐,他们农忙时喜欢唱,闲时也爱唱,吃饭时也要唱,遇大小红白喜事时更要唱。在小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拉起队伍唱大歌,歌队也不用指定谁唱高音谁唱低音,但演唱时他们都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是名不虚传的”侗歌窝“。
穿寨而过缓缓流淌的小溪,依山旁水的吊脚木楼,小黄村村寨保持着比较原始的风貌,许多古老的习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当然包括大歌演唱、侗布的自织自染等,民族风情风貌浓郁。侗族人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而在小黄,就有多位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备受侗人尊重的歌师。小黄侗歌在侗语中被称为“嘎小黄”,意思是“小黄的歌”,其自成体系,独具地位,也与这不无关系吧。
我们到来时,盛装的侗族妹子小伙拦在寨门口,响闹的锣鼓声中,大家喝了米酒,挂上彩蛋,才放我们进寨。行在小黄,路上看水牛悠闲而过,吊脚楼晾晒有苞谷或者侗布,屋前有女人捶布染色,花桥下,聚着织布纺纱的女人,鼓楼前聆听侗歌演唱,观斗牛、体验打粑粑,吃粑粑……视野所及,步伐所到之处,村民或忙或闲,对我们或好奇或淡然,弥漫在空气中的,是欢乐祥和的气息。我想,这应该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也是”侗歌窝“”饭养身,歌养心“的完美诠释。




侗家女子用自己种植的棉花织布,再加工成蛋浆布。加工时先用蓝靛染色,然后用鸭蛋清捶布,使之发光发亮,具有金属光泽。这样的布不仅颜色好看,而且防雨。









有美女留学生自告奋勇下稻田,和侗族小伙一起摸鱼,让大家好不兴奋。


夜了,我们要走了。走的时候,又是要敲锣打鼓的欢送。侗家人还奉上稻草荷叶包扎好的糯米饭和腌鱼,又互抹大花脸,在欢闹的气氛中告别,这亦是他们”吃相思“习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