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问自己:“你觉得诚实、善良、正直这些品质能够帮助人成功吗?”自问自答:“我不知道……”
接着又问自己:“你觉得狡诈、欺骗、圆滑这些品质能够帮助人成功吗?”自问自答:“我不知道……没有把握。”
类似的问答还有许多:“你觉得杀人一定不好吗?如果讨厌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杀了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东西不都是人订的吗?如果一个人被野兽养大,他吃人肉,这个算有错吗?既然没错,为什么现代人吃不得人肉呢?”等等。自问自答:“我不知道,还是不知道。”
蓦然惊觉,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百分之百予以信任了。如果信仰宗教的话,或许在精神还可以求得一丝安宁,而没有信仰的人,常常要陷于信仰危机。
记得有些年纪大了几岁的老家伙喜欢批判“80后、90后”,看这不对,看那不顺眼,说什么功利主义,过于自我。其实若真是相信功利万岁倒还是幸事,怕只怕越来越多的人既不觉得自己做的对,也不觉得自己错,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
所以过去看到那些喜欢谆谆教导别人的“先知”很佩服,觉得很了不起。现在看了,却只觉得烦,连争论的力气都没有了。固然觉得你说的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信,可是我自己也没有什么百分之百可以相信的东西,所以就不争了。年纪越大,是非观念反倒是越模糊,只有一点进步了——别人的经验之谈基本可以扔进抽水马桶抽掉了。想如考试一般获得人生的“标准答案”是痴心妄想。
这样想开去,便觉得我们的教育很成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时都练出来了,说起瞎话来像真的似的,而且毫不害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许应该应以为荣?不会说谎的才是耻?)。
我有个亲戚,在中学里做行政的。那还是五、六年前的事,自己去走亲戚,结果到了她家,估计她见我一脸学生样(其实一肚子坏水),开始喋喋不休地教我“处世之道”,炫耀自己如何诱拐无知少女入党,自己其实压根不信什么主义。听了她的话,想到身边有些年轻朋友,因为觉得自己不信仰主义,所以不入党,不由得替他们的真诚叹气——到底是年轻人,不会说假话。看看前辈们,管他主义不主义,只要实惠,嘴上说的都是放屁,完全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偏偏这些老人们编的教科书上还写得道貌岸然——婊子教人做贞妇,怎么不搞得人们怀疑一切,质疑一切呢?
相比之下,倒还是洋人比较实在。如果常看欧美电视剧的,发现那些片子里的孤胆英雄往往都是生性正直,却中年不得志,婚姻破裂,混吃混喝等死的中年男人。或者因为违反纪律(比如坚持救人损害“集体利益”的)被开除出组织的坏小子。那是因为老外实诚,老老实实地告诉人们:正直、勇敢这些品质反倒会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障碍。坚守原则的人最后往往不得志,抑郁的比较多,这就是代价。不过最后孤胆英雄总会胜利,抽象地表现一下社会总体还是正义的——只是这“正义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啊。
絮絮叨叨,不知所云,恕罪则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