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新型四代战机欢迎帕内塔的背后
(2012-09-18 17:35:15)
标签:
军事 |
中国用新型四代战机欢迎帕内塔的背后
杜建国
9月17日晚上,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抵达北京,开始其亚洲之访的第二站,第一站和最后一站是日本和新西兰。这是自去年7月上任后帕内塔第三次到访亚洲及第一次访问中国。
就在帕内塔到访北京的前一天9月16日,中国网络上突然首次出现了中航集团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发的新型四代战机的照片,继J20之后中国所拥有的第二款四代战机就这样大白于天下了。
巧合的是,2011年1月帕内塔的前任罗伯特·盖茨访华之前,中国第一款四代战机J20的照片也被网友公布到了网络上。看来,这次中国因循旧礼,给与了帕内塔与他的前任同样规格的“待遇”。
对于J20,盖茨说原来预计中国最快也得在2020年前后才能研制出四代战机来。对于中国的第二款四代战机的面世,帕内塔有何评论我们不得而知。
与中国四代战机研制工作的快速进展相比,全球老大美国如今又如何呢?美国率先在全球研制出了四代战机F22,可是成军多年,F22却始终没有参加过实战,这不免让人对其性能有所怀疑。而因飞行员头盔引发的缺氧问题,虽早已发现,却始终不能解决,更让人对F22担忧。美国空军的第二款四代战机、单发的F35的研制工作,一拖再拖,迟迟不能定型下线。至于其销售价格,则一路高涨,由最初的六千万美元直逼两亿美元,已接近F22的价格。为此,F35已经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出现以上问题,肯定与美国军机研发能力的下降有重要关系。说美国研发能力下降,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在世人眼中,“创新能力”即研发能力的另一种说法,不正是美国所独领风骚的吗?尤其是美国作为全球头号民用和军用航空大国,长期以来更是让其他国家不敢望其项背。不过,事实就是事实,对此心知肚明直言不讳的正是美国的两任国防部长。
盖茨在任时,就已经开始对美国的军事研发能力表示悲观了。2008年小布什政府任期结束前,盖茨坦言,“美国是唯一一个既没有对其核武库进行现化代,也没有生产新型核弹头能力的核武国家”,“长远的未来,我认为前景黯淡”。美国想升级或设计新的核武器,竟然难以完成!四年过去了,盖茨所担忧的情况没有好转的迹象。《华盛顿邮报》网站2012年9月16日报道,由于一拖再拖,美国若要完成对其庞大而陈旧的核武库的维护与升级,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同时,展开新的研发工作所需的投资也是数额浩大。据称,美国若不能在明年年底前有所行动,未来将可能面临旧的核武库因维护不力失效而新的核武器却又无法及时顶替的尴尬局面。
帕内塔接任后,这方面的担忧恐怕一如盖茨。2011年9月14日,彭博新闻社网站刊登了报道《帕内塔寻求在预算削减问题上安抚军工企业》(中译文为〈美防长为预算大减安抚军火巨头〉,参考消息9月16日)。由于华盛顿削减军费的消息不绝于耳(关于未来十年内削减额度的说法有从三千多亿到一万亿美元不等),新上任的利昂·帕内塔专门召集军火巨头们召开会议加以安抚。安抚的同时,帕内塔指出必须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原因之一就是“100年来”,国防部首次面临缺少“活跃的有人驾驶飞机设计队伍”的局面。
由此可见,F22与F35的表现差强人意,应该如帕内塔所言,是缺少“活跃的有人驾驶飞机设计队伍”的结果。
帕内塔认为美国不缺乏无人飞机设计师,这是有道理的,多年来美国无人飞机的性能早已经被实战所证明。不过即使在这一领域,美国的领先恐怕也不再是无可撼动的了。像中国,在无人机研发方面取得的进步就不亚于四代战机方面。而伊朗,2011年底竟然俘获了一架侵入其领空的美国RQ-170型无人侦察机。恐怕现在的帕内塔比他上任时又多了一份焦虑。
世界正处在快速的变化中。一方面是中国的研发能力日渐增强,这一点还可以用中国航天领域设计师的年轻化作为补充证据。另一方面,美国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则令人担心,因为美国制造业衰败、人才匮乏、财政拮据,这导致其研发能力远不如往昔。不久前奥巴马在竞选提名演说中指出,美国迫切需要扭转在竞争中逐渐被中国的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超越的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2/9/17
本文首发于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du-jian-guo/2012_09_18_98419.shtml,引用者敬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