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低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实力
(2012-07-23 10:52:13)
标签:
财经 |
别低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实力
杜建国
7月18日,《环球时报》刊发了贾根良先生的文章《升级制造业,需要点保护主义》。贾文认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仅属于低端,高端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和高端设备的自有技术上一直无法取得突破,以至于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出口和直接投资使其高端产品占据甚至垄断了中国市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日益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过去的确是与西方有较大差距,不过不知不觉中,经过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这一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窃以为,贾根良先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变化。
在工程机械领域,201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徐州重工、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占据了其中三席,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臂架最长的泵车,就是由这些企业生产的。
在海洋工程领域,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与烟台中集来福士造船厂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江苏熔盛重工的深海起重铺管船,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生产的LNG船,振华重工的港口机械设备,无一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在生产设备方面,中国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等,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甚至领先水平。
2011年底,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同台竞标中战胜了德国、日本等国际机床巨头,获得了福特公司在美国两个工厂全部五条大型快速智能冲压生产线订货合同。哈电集团制造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8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近日刚在向家坝水电站完成总装。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正在自主设计、制造、安装世界最大的八万吨级大型模锻压机,这将为中国发展大飞机等项目提供坚实基础。
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高速客运列车技术后来居上,已经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至于中国重载货车的水平,也堪称质量上乘,尽管远不如中国高铁的名气大。
中国航空工业,虽不及航天领域声名显赫,但是其近年来的进步也可圈可点。军品方面,J-20隐形战机等一系列具有全球一流甚至领先水平的新式武器装备已经面世;另据闻,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工作也已逐渐进入尾声。民用航空方面,虽然与欧美差距尚大,但是在大型客机的制造方面的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
除了大型客机等个别领域,像贾根良先生所说的那样、西方跨国企业占据甚至垄断中国市场的现象,在整个高端制造业领域并不多见。当前,中国企业不仅占据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市场,而且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也是日趋扩大。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矿石,进口中国的矿山采掘和运输机械;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增加了卫生筷子这类产品,进口的则是越来越多的机电产品;挪威的石油公司使用中国的深海采油设备;以色列引进中国高铁技术;旧金山的新港湾钢结构大桥,正由中国企业承建,以上这些实事,更能反映出中西方工业实力此消彼长的大趋势。这一大趋势背后的原因或动力,我们可以暂且不论,但是这一事实,我们必须得正视。
贾根良先生想用贸易保护来促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良苦用心,值得肯定,不过对照当前的形势,就称不上是与时俱进了。其实现在贸易保护的声音更多地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出,他们越来越多地感到了中国企业的压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早已不声不响地进行着了,对于其今后的成长来说,最需要的肯定不是贸易保护。
2012/7/19
附:本文发表于7.23环球时报。是为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