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的是她在成都听来的一件事:
       
有一群农民第一次进城买东西,三个人,还拉着俩小孩,一路东走西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走得累了,走不动了的时候,想起了打出租车。就拦下一辆的士,问:
      
“到武候祠多少钱?”
      
“我们出租车是按打表算价的。”司机说。
      
“得了,你别蒙我们了,别看咱是乡下人,就会乱收费,谁晓得到时候你的表跳到多少钱?先讲好,不讲好我们就不上车。”
        司机没办法,想想这儿离武候祠也就一站路。就说了:“好吧,你们上车,咱就收个起步价,七块钱吧。”
       
到站下车后,他们站在车门口付钱,三个人分别从里衣小口袋里摸索了半天,各自掏出一把零钱,数了半天,还一边数一边算帐:“一七得七,二七一十六,三七二十一......再加上两孩子,五七三十五!一共是三十五块钱。错不了。”
       
司机楞住了,一下子明白过来,接过三十五块钱,忍住笑,一轰油门欢快地跑开了。
       
这个笑话是这个司机讲给他朋友听的,他的朋友然后讲给我的朋友知道了。他们当着我的面讲过几次了,每次讲起这事儿,他们都觉得实在是太好笑了啊。
       
只有我,每次的倾听,都有嚎哭的欲望.因为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往上数三代,我爷爷就是农民。
       
这些的挣扎在底层贫困线上的赤贫农民,这三十五块钱,司机怎么忍心伸得出手来接住?!他们怎么还笑得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