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周线压抑,整理正好承接长线涨势股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对于一周的交易来说,周三是一个时间上的分水岭,通常进入下半周之后,受到周K线的影响就会增强,会因为周K线利于上涨而作价推升;或是因为周K线不利局面而压低作收,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不分多空环境,除非是用逆转的方式来改变,否则顺应趋势而为,就要考虑到这样的格局。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
依照当前客观结构来看,连续推升4周之后,已经扭转了6周均价线,确立其涨势行为,而且即便短期会因为上方阻力而回调修整,也至少在未来两周内不会使得6周均价线转为下跌,那么技术上仍有支撑指数在6周均价线或2244点之上运行的基础条件,更何况当前指数在2340点区域,显然还是可以维持6周均价线的涨势行为。
不过“胳膊还是扭不过大腿的”,6周均价线周期跨距短,绝对优势空间小,也较容易被瞬间改变,所以倘若不能够获得更长周期支持,那么也难以维持,且还容易受到更长周期压迫。而目前恰好面临这个问题,12周均价线位置已经远远低于目前12周均价线所要扣减的指数区域,从而产生趋势性制约。依照横向扩展和修整格局来看,大概还需要3周后才会进入低指数区域扣减。
无独有偶,上方也面临着24周均价线的压制,且由于扣减高达2500点区域的指数位置,影响时间要拉长到5 周前后,显然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局势,那么也就只能是顺应其趋势发展来进行交易,不合适于抵抗该周期的跌势。
以12、24周均价线的变动关系来看,那么显然不能够寄望于把指数推升到24周均价线之上,但是就客观形态结合时间关系考量,显然再经过3-5周的横向扩展之后,12、24周均价线都有扣减扭转其移动趋势的条件,如此来看在短期优势基础上是有条件向更长周期的扭转推进。
一旦可以继续拉升6周均价线,并逐步确立12周均价线的涨势,还能够渐渐扭转24周均价线,从而促成6、12和24周均价线的交叉行为,那么中长期底部就可以确立了,也可以基于周K线上的三叉助涨线来进行积极的交易。
当然,以上所探讨说明的状况,还是未来式的行情推演,在未出现之前,大家一定是无法想象会是怎么样的构图,但是大家一定要能够用移动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这些变动关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考量市场的整固行为。通常经过一个周期性的涨势后,都需要再整固才会重新确立新一轮上涨。
对于当前结构也是如此,周K线的周期性说明已经表明市场所面临的趋势性压迫,修整几成定局,而从日K线上来观察,就更加凸显出必要性。主要在于自1月9日反击以来的时间跨距,特别是1月 10日拉抬作价后的指数区域始终没有能够拉开距离,从而进入该日扣减后,就会转为对后续行情的影响。
这从周二的表现来看,已经暴露出这样的市场特点,尤其是成交量的缩减,当经过持续稳定量扩展作价后,形成缩量修整的局面,通常都是对前一轮涨势的整固行为。周二的缩量虽然不大,但已经在技术行为上表现出有利的整理形态,以整固行为考量,最好的方式还是继续压缩量修整,尤其是在可保持中短期优势之前,这一动作反而可以在保持中短期优势之前完成,从而再放量推升就可以确立更长周期的优势,这其实是较为积极的整理。
不过市场尚未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因为从周K线来看,仍然需要数周后才合适于攻坚,所以压缩量拉长周期修整,也是理所当然。
综合以上分析,技术性修整已经势在必行,尤其是周K线的结构更趋于不利下半周作价,那么主动性压低整固就是合情合理,在此基础上来看待市场整理的格局,主要还是在于成交量的增减行为上,不合适于放量下跌,只要压缩量盘跌,就可以再酝酿下一轮涨势。
周二缩量低至662亿元,已经初露端倪,但仍然要进一步压缩,依照区域量水平统计,应该要低至500亿元以下,就会组织反击或回升。所以操作上可以基于此来观察市场整理格局,同时别忘记多储备适合于再承接的标的,再涨时将会是逐步趋向于更长周期扩延,那么多头类股当会成为后续操作的主角。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