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60日周期涨势量潮已经确立
(2012-02-14 11:12: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上周三释放808亿元量能将指数推上过去40天高点之后,持续维持近等量水平扩展,这对于维护中短期优势并将优势基础向更长周期扩延起到积极效应。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
以当前结构来看,稳健量扩展对60日周期的改善构成积极作用,尤其是将成交量保持在60日均量线水平之上,已经持续了7个交易日,再经过0.75天的时间累积,就可以确立当前量能对60日周期量潮趋势的改变。
以周一60日均量线的573亿元水平观察,显然比较连日来近等量水平,仍然有条件将成交量释放超过60日均量线以上,而保持连续7.75天的关系系数的扩增量行为。从这个基础出发,对于60日量潮趋势的扭转已经可以确立,而且随着时间向后推移,当60日均量线进入去年11月21日之后的成交区域扣减后,其量能水平更低,33个交易日里头的日均量仅有476亿元,显然要远远低于当前扩增量水平。
在60日周期的量潮趋势获得扭转之后,又进入较低量潮趋势扣减,那么就可以促成60日周期的涨势格局。不过价格趋势的发展还不会在同时获得扭转,即便自上周三将指数推升到60日均价线之上已经持续了4个交易日,但并没有改变60日均价线的跌势,而且还没有满足7.75天的关系系数。
并且60日均价线当前仍然扣高2500点处的指数区域,而120日均价线也已经向下移动到2400点以下,显然在没有扭转120 日均价线之前,不可能把指数推升到2500点区域,而是会先受制于120日均价线的阻挡和压制。
在此基础上,那么也就不应该期待会强势扭转60日均价线的移动方向,只能是通过时间来自然改变60日均价线的移动关系。以横向扩展来看,显然都倾向于未来一个月里头的整固之后才会更加有效积极。
如此分析,也请大家回想本栏之前所阐述的关于中短期结构的变动关系。自1月9日反弹以来,已经持续了20个交易日,而且进入本周二就会扣减1月10日的 2285点,这个关系本栏早早阐述,在完成20日周期趋势性涨势之后,市场就会进入中短期结构的震荡格局中。
在非绝对多头环境下,不容易再进一步扩增更大的量能来推升,会受到更长周期跌势行为的压抑。这也是缘何近日不易扩增更大量能的因素,甚至已经出现萎缩量的征兆,如此就自然会从20日周期的涨势转变成 20日周期的修整格局。
从这个方向来看待短期变动关系,那么在60、120日周期根本无法扭转跌势之前,还是要回归到20日周期的变动关系上来看待行情演变。以成交量的扣减关系来看,进入扩增量后的近等量水平扣减,任何再缩量都会带来价格的下跌,只有继续扩增大量推升20日均量线,才有望维持价格的稳定。
不过即便缩量调整,但是由于20日均价线在未来4个交易日里头,逐步扣低至2206点,所以短期内仍然可以维护20日均价线扣低走高的需求,如此20日均价线仍然具有支撑助涨的作用,调整空间相对有限,那么市场就可以继续维持热络的
围,利于个股作价。
但当时间推延,进入1月17日之后的相对高量和高价区域扣减后,还是无法拉大20日周期的扣减优势,那么就要注意对20日周期的改变问题。不过这一时间向后推延,就会进入2月21日的时间节点,这与60日周期量潮的改变又重叠在一起,只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确立即便如此应该还是无法同时扭转60日均价线的移动趋势,那么还是需要把真正有效的扭转时间向后推延,这或许再来思考和观察20日周期的整理局势,就会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总结以上分析,以各周期的移动关系来看,已经进入相对比较复杂的阶段中,主要在于各周期移动方向的不一致而产生的相互牵扯,无法形成合力的作用,就会分散已有的优势基础。所以在长期跌势未能够有效扭转之前,短期优势也要注意时间周期完成后的自然修整行为,然后顺应结构性变动特点,在人气犹存的情况下,积极跟进符合自己操作模式的个股,并试图储备适合于更长周期交易的品种,也就是初步或者已经确立多头涨势的股票,将会是下一轮再积极上涨的主力军。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