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布力滑雪日记 2- 亚布力 12/21 周日

标签:
杂谈 |
七点四十八分的火车,六点十分起床,结果在酒店里找吃早餐的地方居然来回花了半个小时,还要退房打车,结果在最后两分钟的时候,从出口硬生生闯进火车站,幸好N11次开往亚布力南的火车停在正对着出口,提了两个箱子就上去了。这种有惊无险的事情,干的虽然不是第一次,不过再来一遍感觉还是挺刺激的。一个插曲。火车上很干净,人也不多,火车往东偏南的牡丹江开去,一路上看火车道两边的山野农庄,在白雪的点缀下,显不出有太多贫穷的味道来。跟导游小孟聊天,得知“亚布力”是俄语,是苹果园的意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道上上来了几个扛着单板的中外青年,据小孟观察,是亚布力邀请过去修单板赛道的“专家”,都是泡妞的年龄,在作着泡妞的事情。
三个小时后,到了亚布力,远远地看到了山上的雪道,车上的人都很兴奋。亚布力南站是新建的,呈橘黄色,很有异域风格。山里空气果然很新鲜。圆圆马上就去玩雪。这里的雪都是粉状干雪( Powder, 抛的,居然发音完全一样),捏不成团的。
小孟用接待中心的微型小破车把我们全家和两个港客拉到电力山庄时,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每天来回滑雪场的接送都由小孟安排,非常方便。小孟为人谨慎,将来一定有出息。)雪场是一个红色的大楼,一楼大厅供租赁滑雪器具,可容纳大概200多人。二楼有餐厅之类。我们去吃自助餐,大人35元一位,小孩半价。饭菜不错。滑雪的费用基本上是六折,一人半天100。犹豫了一下,我们三人还是请了三个教练,每人200大洋。从这个时间起,老婆就开始担心我们带的6000银子不够这一周花的。既来之,则滑(花)之。都怪我们来之前没有问清楚价格,小孟他们这一点作的不好,没有一个清楚地报价,就说来了打折。这样我们的预算就比较模糊。Fuzzy budget. 我原以为除去机票,6000银子足以对付这偏僻的山村了。
我的教练看我犁式刹车动作还可以,就马上带我坐索道上半山坡了。教学很简单,把着雪杖练犁式下推,英文叫snow plow, 推雪机的意思。一趟下来,我的大腿后侧就酸得不得了,因为动作不对,身体后坐造成的。两趟下来,基本上有点感觉。第三趟,教练就放手了。第四趟,干脆我用上雪杖自己来了。亚布力的这个坡是个初中级的,当中有两个较陡,且有些冰冻。下了坡,剩下的想快都快不起来。亚布力4点钟天就黑了。我们也就鸣锣收兵。教练说小家伙冷,第二趟是抱着下来的。滑完了雪,教练们都暗示有消费者一说,我给了50,太太没给,因为口袋里已经空了。第二天再说吧。
晚上到山下的农家大院吃饭,上炕,享受暖气,看着电视,吃着东北炖菜,不亦乐乎。回到房间,开卷有益。这次买的书有四本:
- 《极限运动系列- 滑雪》(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版权,National Geographic, 作者Pamela Pollack. 翻译过来的)我竟然发现书中54叶的比赛照片中赫然出现Owens Corning的赞助标志,大喜过望,多好的一个公司礼物!打折后,这书只卖12元;
- 《The Basic Essentials of Alpine Skiing》中译“滑雪入门”,原价6美元,卖18块人民币。作者:Carol Poster,是个英语博士,书写得很全,很薄,但无处不在的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
- 《滑雪运动指南》单兆鉴著。人民体育出版。书中后半部分大量介绍了国内的滑雪资源和情况,很有益处。打折后16.5元;
- 《跟着冠军滑雪去》也是单兆鉴,可以说是《滑雪运动指南》的升级版,彩色印刷各类图片,付VCD一张,是他的价值所在。折后29元。
今天不光学了滑雪,还学了怎么乘坐缆车,一种是封闭式的,一种是椅子一样的(Chairlift )。很有意思的两个多小时。电力山庄设施比较简单,但还可以接受。走廊地瓷打滑,房间是廉价的复合地板,热水只有晚八点以后才有,热水龙头是往右拧的,床头灯不亮,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关键是有暖气,床和被子都比较舒服,有电视可以打发点时间。吃的嘛,有蔬菜有土豆就够了。野味我们也不那么热衷。